首相致爱德华布里奇斯爵士、内政大臣和运输大臣
1940年9月21日
1.日前我曾在内阁询问为什么地下铁道不能在某种程度上(甚至牺牲交通)用作防空壕,有人告诉我,硬说这是极不妥当的,还说,在得出这个结论以前,曾对整个问题进行过研究。现在我见到阿尔德威奇地下铁道用作防空壕了。请告诉我有关此事的详情,以及为什么放弃了以前那种武断的论点。
2.我仍然主张广泛利用地下铁道,我的意思不仅是利用车站而且还要利用铁道线,请送交我一份单页的简明报告,说明各地段所能容纳的人数,以及为使这些地段适用于新的用途而需要进行什么改建。举例说,单是在阿尔德威奇一段是否就能容纳七十五万人?我们可以调剂交通与防空的相对需要。
3.我在等待内政大臣向我报告,将采取什么方针进行下列事项——
(1)构筑更多的防空壕。
(2)加固现有的地下室。
(3)准备好可以使用的空地下室和房屋。
(4)最重要的是:利用发许可证的办法,对大部分人指定固定的地点,这样就可把他们安置在我们所指定的防空壕,避免拥挤。
在战争的这一新的阶段,不仅应当使工厂,而且更应当使经常日夜遭受轰炸的伦敦政府机关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最初,只要警报一响,二十几个部的人员就都集合起来,被带到地下室去,不管是否有此必要。当时,对于能这么迅速和彻底地进入地下室,甚至感到骄傲。有许多次,来袭的敌机只有五六架——有时仅有一架。这些敌机往往没有飞临伦敦上空。一次小小的空袭就可使伦敦的行政管理机构停止工作一个多小时。
因此我提议,对于发出警报的做法,先有一个“预备警报”阶段;“预备警报”和“紧急警报”有所不同,“紧急警报”是只有当屋顶上的观望人(即后来人们所谓的“杰姆乌鸦”)报告“危险来临”——意即敌机已到上空或非常临近——时才能发出。根据这项提议,定出了相应的措施。当我们生活在敌人不断的白昼空袭下,为了使大家严格遵行这一规定,我要求每周汇报各部门职员有多少小时是在防空壕内度过的。
首相致爱德华布里奇斯爵士和伊斯梅将军 ?1940年9月17日
请于明晚向我汇报伦敦的各大机关在9月16日空袭时呆在防空壕内未能工作的时数。
请伊斯梅将军向空军部和空战司令部了解一下:如果只有两三架敌机飞近伦敦,就不发紧急警报,他们对这一意见有何看法。
首相致霍勒斯威尔逊爵士和爱德华布里奇斯爵士
1940年9月19日
请向我送交一份各部(三军各部包括在内)关于17和18日〔各政府部门由于空袭警报而损失的时数〕的报告,18日以后的报告,应逐日送来。在将报告送给我的同时,也送交各部首长传阅。这样便可看出谁做得最好。如果有一天没有收到某些部门的报告,则把已经收到的送交各部首长传阅。
这个办法鼓励了每一个人。在这些报告中有八份写得很认真。好笑的是,作战部门有些时候做得最差。他们对这种含蓄的责备,一方面感到不高兴,另一方面也感到这是对他们的一种鞭策,因此他们很快就改正了他们的看法。所有政府各部门时间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的限度。不久,我们的战斗机使白天来袭的敌机损失惨重,于是白昼空袭的阶段就过去了。“预备警报”和“紧急警报”尽管没有断过,却没有一个政府机关在工作人员白天上班的时候被炸,也没有发生过炸死人的事情,但是,如果文职人员和军事人员表示怯弱或被引入歧途,则战时政府机构的工作时间将浪费多少啊!
早在9月1日,在猛烈的夜间空袭开始以前,我就曾写信给内政大臣和其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