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第九节

时间:2012-07-30 09:33   来源:中国台湾网

  1660年,英国开始征收饮茶税,1689年开始征收茶叶关税,之后不断提高税费。1768—1772年,按原价的64%征收关税,1773—1777年平均为106%,1778—1779年下降到100%,但1783年达到114%,1784年上升至119%。其后,为了抵制茶叶走私,英国政府不得不出台了“抵代法案”,茶税从119%降到12.5%,由此杜绝了走私,拉动了茶叶的消费繁荣。

  凯瑟琳皇后喝茶图大英帝国的饮茶风尚,被认为与一位嗜茶如命的皇后有关。英王查理二世的妻子凯瑟琳是葡萄牙的公主,她进入英国王室后,把英国那些与男人一样嗜酒的上层贵妇培养成茶叶爱好者。英国诗人E.沃勒赞美道:“花神宠秋色,嫦娥矜月桂。月桂与秋色,难与茶媲美。”

  茶叶进入英国100多年后,已然成为上至贵族下至贫民都迷恋的饮料。戴维斯于1795年在《农工状况考察》中说:“在恶劣的天气与艰苦的生活条件下,麦芽酒昂贵,牛奶又喝不起,唯一能为他们软化干面包的就是茶……茶不是造成贫穷的原因,而是贫穷的结果。”不管原因如何,茶已经是英国人生活中的必需品。茶叶也是中英贸易里最重要的物品,并由此成立了垄断中国茶销售的东印度公司。英国为茶立法收税,填补国库之虚。

  1704年,东印度公司在发往各地商馆的文件里写道:“茶叶是对公司的利害极为重要的一般日用必需品。”在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输出的产品中,自1718年开始,茶叶取代生丝、绢织物占了首位。以1784年为分界线,茶叶无论在绝对额还是就其在输出总额中的比重而言,都成了绝对重要的商品。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14.茶叶贸易不但关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生死,而且对英国财政收入也至关重要。从1815年起,公司每年在茶叶贸易中的获利都在100万英镑以上,占其商业总利润的90%,提供了英国国库全部收入的10%。庄国土.茶叶、白银和鸦片:1750—1840年中西贸易结构[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3).

  伦敦码头,东印度公司正在卸中国茶斯当东很担心一些偶然因素会导致中英贸易中断。他分析,凭着英国人的勤劳勇敢和政府的贤明,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但关键之处在于茶叶,这不受利益控制,茶叶只有中国才能提供,而此时英国人已经离不开茶叶了!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M].叶笃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627.这会让那些被后世嘲笑的晚清官员获得些许安慰,因为他们确实抓住了贸易问题的关键。

  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中,斯当东浓墨重彩地描述了英国对中国茶叶的依赖,他说自从荷兰冒险家从中国带回茶叶后,茶叶在欧洲日益风行。茶在英国,从在咖啡馆销售,到后来成为国家税收的对象。东印度公司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从最初每年销售量不超过5万磅,到后来每年销售量达2 000万磅。在英国,不分种族、不分男女老幼,每人每年平均需要1磅以上的茶叶。要是茶叶贸易中断,那么情况会很糟糕。

  “突然停止提供这种大量的消费品而又无其他代替品,将会在广大人民当中产生很大的影响。英国方面已经设法在印度一些气候和土壤比较适宜的地方试种茶树。在科西嘉岛上的少量种植生长得很好,但是投资却大于产品价值。将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之后,英国方面不必依赖外国进口,自己也可以生产价格便宜的茶叶,这种可能性也是不小。但是为了预防自己种植万一失败的情况,那就有必要同北京王朝搭上关系,改善英国在华商人的处境,使他们能够解除过去那种困难状况。”

  经济上的单向依赖,让英国人必须面临一个巨大难题,如何支付茶叶费用?英国输出的产品在中国并不好卖,除了在以物易物的置换贸易中获得一些茶叶外,大部分茶叶需要用白银支付,为此英国付出了巨额的白银。

  庄国土估计,1700—182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共输出53 875 032两白银到中国,1700—1840年,从欧洲和美国运往中国的白银约17 000万两。18世纪60年代后,东印度公司扩大了对华贸易,却带来更大的贸易逆差,白银问题导致了公司在广州资金周转困难。为了平衡贸易逆差,东印度公司决定对华输出鸦片。1790—1838年,输入中国的鸦片价值白银239 045 040两。庄国土.茶叶、白银和鸦片:1750—1840年中西贸易结构[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3).通过鸦片的输入,英国人不仅得到了想要的茶叶等物资,还赚了大把银子回家。

  英国下午茶庄国土得出的结论是“18世纪中西贸易的基本结构,是西方国家以其殖民地产品,主要为白银、棉花、胡椒等交换中国的茶、丝、瓷器等。当这种贸易结构能保持平衡时,西人仍然获得巨额利润,传统的贸易方式仍可维持。由于白银短缺和中国政府厉行鸦片查禁,传统的中西贸易结构难以为继。西人随即诉诸武力,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

  贸易顺差与逆差并不能成为判断一个国家富强与否的标准,不然,现在的美国就是穷国。如何评判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弗兰克在《白银资本》里有强有力的论述。他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之所以有那么强的吸银能力,是依靠其独特的贸易品来完成的,确切地说,就是茶、瓷、丝这三大物质领衔的贸易体系。因为茶、瓷、丝在世界经济中的经济份额大、参与程度高及重要性强,才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一个因素是中国的生产和出口在世界经济中具有领先地位。中国在瓷器生产方面是无与伦比的,在丝绸生产方面也几乎没有对手。……另一个同样被弗林和拉吉尔德兹强调的重要因素是,中国作为世界对白银生产的终极‘秘窖’的地位和作用。……正是中国对白银的公共需求、中国经济的巨大规模和生产力及由此产生的进出口顺差,导致了世界对白银的巨大需求,并造成了世界白银价格的上涨。”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M].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162169.

  弗兰克总结说:“中国的这种更大的、实际上是世界经济中最大的生产力、竞争力及中心地位,表现为它的贸易保持着最大的顺差。这种贸易顺差主要基于它的丝绸和瓷器出口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另外它还出口黄金、铜钱,以及后来的茶叶。”

  美国独立战争后,美国靠的也是自己的特色产品西洋参打入了世界贸易体系,而英国人最初来中国推销轻纱,目的都一样。

  人类学家艾伦?麦克法兰等在《绿色黄金》里认为,茶叶创造了英国,并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帝国。艾瑞丝?麦克法兰,艾伦?麦克法兰.绿色黄金[M].杨淑玲,沈桂凤,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麦克法兰认为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与茶叶有莫大的关系。18世纪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即中国、英国和日本,同时也是茶文化得到最好弘扬和发展的地区。

  他立论的主要依据是茶水消灭了细菌,让中国唐宋时期的人不仅免于疾病困扰,还增加了营养,这让众多的人口得以持续创造财富。人口大爆炸与成活率高被归因于沸水与茶结合的饮食层面。同样例子也可以解释日本14到17世纪的发展过程。日本能够幸免于1817年、1831年和1850年的霍乱,也与他们全民饮茶有关。而英国全民饮茶时代,正是18和19世纪,刚好也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期。工业革命导致城市人口膨胀,聚集居住,更容易引发各种传播性的疾病,但英国从18世纪中叶开始,许多疾病开始减少或消失,这都归功于英国人的饮茶习惯。

  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也支持这种说法。他在分析欧洲人口问题的时候说,正是因为酒和茶替代了受到污染的水,才使得欧洲人口死亡率下降。安格斯?麦迪森.世界千年经济史[M].伍晓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1.

  乾隆时期刚好是中国人口增长很快的时期,从雍正十二年到乾隆二十九年,人口增长了7.7倍,达到2亿人,而到道光十八年,已然有4亿人口的规模。戴逸.当代名家学术思想文库?戴逸卷[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1.茶叶让人口增长,而鸦片能让人口减少,这也是道光年间许多大清官员的论调。

  欧洲人喝茶图在中国、日本、英国生活的母亲,因为她们饮茶,所以小孩喝到的都是安全的母乳。喝热水的习惯,同样被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所看重,加了茶叶的热水更是文明进步的标志。也因为喝茶的风尚,导致哪怕是喝白开水的人,也被视为其有饮茶的行为,这是文明史上了不起的事情。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M].顾良,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265306.

  也因为这样,茶为每一个需要发展的国家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茶也为他们的简单生活提供能量源。饮茶避免了大量谷物被拿去酿酒的风险。在17世纪末,啤酒消耗了英国一半的谷物,他们不得不进口谷物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18世纪末期,工人的收入有10%用来买茶和糖,只有2.5%用来买酒。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