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与人体标本“同眠”

时间:2012-06-07 14:38   来源:中国台湾网
  从波兰的克拉科夫前往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拉瓦沿途的风景很美,列车不紧不慢地穿行在欧洲中部的天然屏障——喀尔巴阡山(Carpathian)间。

  在一个很小的边境小镇,列车停了下来,进行移民检查。不大一会,几个五大三粗的波兰移民局官员就先出现在了车厢口,这次他们倒是爽快,一句都没说就在护照上盖了离境章。紧随他们后边的是斯洛伐克移民官员,竟然是几个人高马大的漂亮女孩。尽管是入境检查,但她们只是看了我们一眼,什么都没有问,就非常有礼貌地在我们的护照上盖上了斯洛伐克入境章,这一下倒让我感到有些惊讶。目前由于波、斯两国早已经加入了“申根”协定,如果再乘坐这趟列车穿越两国边境,就不会再有这样繁琐的检查程序了。

  列车到达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拉瓦时已是夜里10 点了,由于没有提前预定酒店,我们几个也不知道今晚将住在哪里。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出车站,大街上冷冷清清的也没见什么行人,感觉这里一点也不像是一个国家的首都,倒像是我们国家的一座地级城市。时间一分分过去,都快到午夜12 点了,我们还是没有找到满意的酒店,不是价格太高就是满员,总之不太合适,心里也不禁有些着急。看来以后出国旅行,还是先把酒店预定好,以免到时候抓瞎。车站周围转了一圈之后,事情有了转机,在一个拐角处的有轨电车站牌下,当我向一个学生模样的姑娘询问附近是否有比较便宜的住宿时,她笑了笑,示意我们可以跟她走。

  从电车下来,我们几个在她的带领下来到了一栋破旧的建筑物前,她和门卫一番简单沟通之后,就把带有门牌号码的钥匙递到了我的手上。与此同时出于礼貌也是感激,我从背包中将出国之前就准备好的一把中国小檀香扇送给了她。这样的小扇子在国内根本不值钱,20 元钱就能买10 把。但是出国旅行前如果能带上一些这样的小礼物,即表达了感激之情,又能借机弘扬一下中国传统文化,可谓一举两得。不过要是去古巴、摩洛哥、肯尼亚、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国家的时候,可以考虑带上一些文具,送给当地的孩子,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房间在五楼,女孩走后,就剩下我们几个人了。走在昏暗的走廊上,不知道为什么到处都充满着刺鼻的福尔马林味道。可能走在布拉迪拉瓦街头, 感觉这里与其他东欧国家一样,由于国家刚刚转型,就好比我们中国的八十年代,刚刚改革开放,大街上不要说名牌专卖店,就是出售普通商品的商店都很少,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整座城市浓厚的文化氛围,处处让人感觉充满着活力。后来我去立陶宛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街上任何公共汽车站,只要等车的人超过两人,就能看到人们在自觉排队。在布拉格的时候我们已经惊诧于其物价的低廉,而这里却比布拉格还要低,一盒咖啡豆的售价才相当于伦敦的2 0%。虽然捷克与斯洛伐克拥有同样的语言和文化,在历史上也是分分合合,但给我的个人感觉似乎是捷克接受德、奥等西方文化更强烈一些,而斯洛伐克好像受匈牙利的影响更多一些。两个国家相比较, 感觉无论在经济、建筑或文化艺术上,捷克在各个方面好像都要略强于斯洛伐克,也许这和捷克是以发展工业为主,而斯洛伐克则是以发展农业有关吧。几年之后,当我再一次来到这个国家的时候,她的发展足以让我吃惊。

  提示温馨:

  62 出发,才能到达第二章 每一次旅行,都是一个学习和积累的过程63是建筑久远的缘故,脚踩在木地板上还发出吱咯吱咯的声音,让人感觉很是恐怖。借着昏暗的灯光,我发现走廊的两侧有许多玻璃瓶摆放在架子上,我好奇地走近一看,天啊,差一点被吓晕过去!里面竟然盛放的是人的上肢,太令人毛骨悚然了,我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此时的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一晚的房费才50SK(合人民币6 块钱)!

  睡了一晚之后,第二天早晨当再次见到这些玻璃瓶时,我已经恢复了平静,反倒有了几分亲切,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当年高考之前在中国医科大学上晚自习时的情景。那时医大的走廊里也摆满了很多人体标本,没想到若干年后竟然在这里出现了当年相似的情景。当我们把钥匙还给门卫的时候,终于知道了这里的名称是“斯洛伐克医学院”。

  布达佩斯的温州饭店

  火车抵达布达佩斯东站(Keleti Pu)时,夜幕降临了。在车站前旅馆揽客先生的引导下,我们顺利地到达了预定的酒店Caterina Guesthouse and Hoste l(VI.Teréz krt.30.III.28, Budapest, Hungary)。这家旅馆位于布达佩斯市中心,距离Oktogon 地铁站仅有250 米,可以方便地沿着Terez Korut Avenue大街前往许多当地的餐馆、咖啡馆和酒吧。酒店的价格十分让人惊喜,标准间仅仅300 元人民币一晚,而最便宜的床位费仅收100 元人民币。这个价格与临近的维也纳相比,便宜了许多。无怪乎有些省钱的游客白天在维也纳参观游览,到了晚上宁愿乘坐3 个小时的火车,也要到这里住宿。

  被多瑙河一分为二的布达佩斯,右岸是商业百货区集中的佩斯区,左岸则是拥有渔夫堡等著名古迹的布达区,两区之间可以非常方便地使用公共交通连接。

  布达佩斯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城市一样,也有城市的PASS 推出。建于古老要塞上的童话世界渔夫堡(Halaszbastya),以及旁边的许多中世纪的建筑,包括皇宫、博物馆和图书馆等,都是我们此行参观的重点。国会大厦、国家博物馆、李斯特博物馆和位于安德拉西路(Andrassy ut)尽头的英雄广场(Hosoktere)等景点也值得一看。在参观完国立美术馆(Szepmuveszeti)之后,我们走进了不远处的一家中式快餐店。和英国不同,在布达佩斯,中式快餐店随处可见,遍地开花,20 元人民币就能吃饱,绝对是物美价廉,这和在英国吃一顿中餐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简直是天壤之别,见此情景不禁让我感动有些奇怪,同在欧洲,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我们走进这家饭店的老板是一位30 岁左右的典型温州妇女,一看就知道属于精明能干型,是趁着90 年代初匈牙利对中国实行免签证政策时过来的。据她描述,在90 年代初的时候,由于匈牙利与中国的特殊关系,匈牙利政府特别推出了对中国人的免签证政策,以此来吸引国人前来旅游。没想到这项政策一经推出,在中国大受欢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布达佩斯市内随处可见黄皮肤的国人,一群群的中国同胞(主要是温州同胞)扶老携幼纷纷从中国飞到这里。抵达之后,旅游的事情自然被抛到了九霄云外,纷纷在此安营扎寨,据说当年为此还搞得布达佩斯房租暴涨。由于当年过来的人相对文化素质不高,其中还有人做出了有损中国人形象的事情,因此匈牙利政府在时隔不久立刻取消了这项对真正旅行者是福音的免签证待遇,随之而来的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始终对中国人的签证审查非常严格,直到最近几年这种情况才好转很多。

  来的人多了,自然竞争就多了起来,自己窝里斗很快就打起了价格战。直接后果之一就是,中餐立刻从以中产阶级以上人群为主要的消费人群沦落成了最便宜的快餐,价格比麦当劳、肯德基还要便宜。在吃饭过程中,我问她将来还准备回国吗?“当然回了,没有人愿意在这里呆一辈子,在这里永远是三流公民,只是想法赚一些钱。”她回答我说。接着这个话题她还气愤地告诉我们,就在昨天,一个匈牙利妇女把她花钱租的车位给占了,她去评理,不但没要回车位,反而被那个妇女辱骂成“中国猪”。一气之下她只好报警。后来在警察的强令下,那个妇女才把车开了出去。

  闻听此事,除了好言安慰她之外,好像也没有别的办法。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