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一辈子也不会去做了
11 年前的2001 年深秋,英国的《卫报》上刊登了一则启事,大意是说《卫报》要招募两名年轻人进行环游世界的旅行,一个人由东向西,一个人由西向东,所有的费用都由报社支付,唯一的条件就是每天都要替报社写一篇文章。
就在那条启事刊出不久,我和室友一起参加了一场“中英”足球对抗赛,虽然那场球我们输了,但还不算丢脸——9:10。赛后按照国际惯例自然要“放纵”一下,我们就一起跑到了一家酒吧。有一天我们在酒吧中聊着正欢,忽然有个英国同学就谈起了那则启事,言语间还颇有些洋洋自得,目中无人。也许年轻人都有一些争强好胜的毛病吧,听着听着我就有点不太服气,英国人平日里谈话里就有一些傲慢。
“怎么,环游世界就只有你们可以做到吗?我也可以啊!”嘴上一不留神,我把在心里嘀咕的这些话全给吐了出来。结果那位英国同学听我这么一说,当时就嚷嚷着非要打赌,一旁的几个同学也跟着起哄,“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借着酒胆发下了要环游世界的豪语。
虽然,这只是同学之间的酒后戏言,隔天酒醒了,除了我,大家谁也没有把它当一回事。是因为以酒壮胆,还是内心深深的渴望,我决定去做,去完成对自己的承诺。
过了几天,我又和那个英国同学在图书馆碰到了,当他再度以调侃的语气问我的环球之旅准备的如何时,我当时就直接告诉他:“已经在准备了。”虽然不完全是事实,可是当我这么回答的时候,突然感到一股说不出来的真实感,好像我马上就要成行了。
那时我刚刚完成毕业论文,正在英国一家著名的跨国公司工作。由于英国的大学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每个大学都有一定的淘汰率,如果学生不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下期还要重学,不过这学费可还要再交,一分钱都不能少。
并且英国的硕士课程一般都是1 年到2 年,可以想象一下,在一年的时间里要完成两三年的课程,别说对我这个外国人来说压力巨大,就是英国学生也有许多没通过的,所以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现在回想起那两年的学习生活还让人心有余悸。当起点比别人低,就需要付出比别人多的汗水和辛苦。还记得,当导师告诉我毕业论文通过时的那一刻,心酸、激动、喜悦、委屈……所有的情感一刹那涌上心头的心情。独自跑到剑河边直翻跟头,对着美丽的剑河,大声用中文喊出:“我获得了硕士学位!”
我决定送自己一份礼物。该是出发的时候了!
当时的我心里依旧没底,环球旅行一路的费用,而且还要付出不能赚钱的时间成本,两种成本相加。
当年的兴奋和迷惘离现在已经11 年了,直到今天我还是很庆幸那时的决定。旅行,不仅是看了多少风景,尝了多少美食。更多的是开拓了生命的宽度,让我一直保持着一颗对世界好奇的心。
为什么是英国?
刚到英格兰北部海港城市HULL 的时候,我真的就是一个聋子和哑巴,做什么事情都困难重重。好在我这个人脸皮比较厚,听不懂就请对方多说几遍,慢慢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朋友们的帮助,渡过了在英国的最艰难时期。
抵达英国不久,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剑桥旅行,没想到刚一踏进这座大学城就深深地被这里厚重的文化底蕴所感染,《再别康桥》的意境让人难以忘怀,更重要的是这里作为一所世界级的大学城,每年都会有超过10 万名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学生到这里学习,多元化的文化氛围让人受益匪浅。剑桥当地人说话吐字清晰标准,让人听起来十分受用,我们大家熟知的所谓BBC 英语其实就是剑桥英语,因此这里绝对是一个学习英语的好地方。尽管剑桥的生活费用不菲,是HULL 的3 倍,但最终我还是毫不犹豫地从HULL 搬了过来。
在剑桥生活得久了,就会越来越喜欢这个书城的韵味。更让我感到兴奋的是从这里前往机场特别方便,火车半个小时仅需4 英镑即可直达,抵达伦敦也不过45 分钟。这对我这个喜欢旅行的人来说前往世界各国驻英国大使馆办理签证、购买机票都会感到特别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