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暴饮暴食等于慢性自杀

时间:2012-06-18 11:42   来源:中国台湾网

  “每餐七分饱”、“少食多餐”、“永不吃饱”是饮食养生的金科玉律,任何一次暴饮暴食,都相当于慢性自杀。

  历来科学实验都证明:时常半饥饿的动物命长得多,精力充沛;相反,餐餐吃饱的动物不但活动能力大减,而且多病早死。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吃得过饱之后就会有昏昏欲睡的感觉,警觉力、创造力及工作效率都会降低。餐餐七成饱是维持身体最佳状态的方法,更会使你长期身壮力健,祛病延年。

  餐餐只吃七成饱=心脏年轻十年。

  人的胃、肠及所有其他器官的工作是有一定规律的,其承受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违反了它们的工作规律或超过了其承受能力,其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同时导致疾病发生,严重者可影响寿命。

  医学研究显示,过饱饮食后,胃肠道血液循环增加,以促进胃的消化功能。人空腹时其胃肠道的血容量占人体血总容量的10%左右,饱食后,胃肠道血容量可达到人体血总容量的30%,如此多的血液在胃肠道里,其他器官如心、肺、肝、肾、大脑等,自然会出现血液供应不足的现象。

  饱食还会导致心肌缺血和肌肉缺血。心肌缺血表现为心跳无力、心律缓慢、胸闷气短、头晕,有心血管病的人将会加重病情。尤其是高脂肪饱餐并饮酒,极易引发心肌梗死。肌肉缺血则使肌肉中的大量乳酸不易代谢,肌肉松弛无力,使人感到十分困倦疲乏。

  《黄帝内经》云:“胃不和则卧不安。”吃得过饱导致脾胃不和、宿食停滞,或胃肠积热、胃失和降。脾为心之子,病累及母,致使心神不宁,使人难以入睡而出现失眠。尤其是晚餐过食或吃夜宵后,即使入睡,身体依然忙于消化代谢吃进去的大量食物,因此需要比正常人更长的睡眠时间才能消除疲劳,而且醒来依然感觉困乏。特别是暴饮暴食,不仅会损伤胃肠功能,引起消化不良、胃炎和胰腺炎,而且突然过饱还可导致急性胃扩张,引发猝死(撑死),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

  唐代大诗人杜甫之死就是一个沉痛的例子。杜甫在安史之乱平定之后,从四川回老家时突遇洪水猛涨,被困在洞庭湖里,当地父母官闻讯后送去许多酒肉,杜甫在饥饿中暴食,结果这位诗坛巨星就这样陨落了。

  经常饮食过度,肝脏为处理过剩的营养就要拼命地工作,久而久之就会不堪重负,出现肝功能异常。

  人进入中年以后,饱食所摄入的能量超过肌体代谢能力,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大大降低,身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会慢慢减弱。当自由基产生过多时,人体抗氧化与氧化的速度的平衡被打破,必然引起正常细胞加速退化、变性,加速人体衰老。

  美国的一项实验显示,老鼠每天减少30%的食量所换来的结果是延长30%的生命。也有研究发现,一个瘦人的心脏可能比胖人年轻10~15年。 

  人在饱腹状态下,体内营养积聚过剩,导致细胞膜增厚,使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敏感度降低,免疫力下降,从而加速衰老。因此说,损害健康的最大原因正是饮食过量。

  “饱食众疾催人老”的道理,足以让坚持大快朵颐的人们冷静下来,从而选择健康节制的饮食方法。切记:“任何一次暴饮暴食,都等于慢性自杀。”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