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什么在同样的条件下,有些人能够成功,有些人却遭到惨败?一个人的事业之所以成功,最主要是靠本人的气质,用一句老得掉了牙的话来说:外因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据。先练好内功,具有成功的潜在能力。个性突出,不甘人后,目光远大,在碰到合适的机会时,才能做出一番大事业。
比尔盖茨不善交际,天性腼腆而拘谨。但他从小就表现出非常自信,目标远大的一面。他是天蝎座,据说天蝎座的人直觉和意志都很惊人。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他就有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愿望。他童年时代的好友回忆说:“学校里的任何功课,不论是计算数学题,还是观察小动物,比尔都倾尽全力,把它做好。”他在自己的日记中曾经表达过要做一棵参天大树的想法。他说:“与其做一棵绿洲里的小草,不如做一棵荒漠中的大树,因为小草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而大树则非常挺拔,傲立苍穹。”盖茨从小就养成了争强好胜的性格,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得比别人更好。
凡是有所作为的人,大多目标远大自信有梦想,这些远大的目标支撑着他们获得巨大成功。在传统的致富观中,人们往往凭借勤劳节俭获得财富,或者是像洛克菲勒家族一样,凭借世代积累的财富,逐渐爬上富裕的金字塔,然而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这一切已经全然改变了,只有目标远大,高瞻远瞩,先人一步,才能得到想得到的东西。
早在湖滨中学时,盖茨就告诉他的校友——七十三届毕业生比尔哈克斯:“我要在二十五岁时赚到一生中第一个一百万美元。”并以坚定的口气对他的好朋友保罗艾伦说,在三十岁前,他很可能成为一名百万富翁。他的口头禅是:“我要赢。”怀着要赢得一切的远大抱负,他每做一件事情,都力图把它做好。
在知识经济的年代,技术专家和创意成为公司的财富来源,身为微软的缔造者,盖茨几乎对所有领域都有所涉及,虽然从学历来看,他的最终文凭只是高中,或者说大学肄业,但他却涉猎广泛,眼光独到,尽可能多地吸收自己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是少数既精通技术又熟知管理的人才。
比尔盖茨给微软的订定的用人标准是:首先要拥有扎实的业务基础或者称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次要有足够的聪明才智,是否有足够的创造力和再学习能力;三、是否有足够的热情,能够热爱工作并积极地投入工作;四、是否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五、职业道德,应聘者要经过严格的面试,以考核是否正直、诚信。尽管微软自建立之初,利润就呈几何级数向上猛增,但盖茨却从不因为缺人手而降低公司用人标准。
比尔盖茨以他享誉全球的成功经历,在一次学校至毕业生的演讲上,提出了几个他多年来的人生经历,并忠告所有年轻人,藉以勉励所有年轻学子,共同努力迈向人生成功之路。望所有年轻学子共勉之。
第1课 人格是生存的存折
要想改变不公,唯一的方法就是先去适应它,只有适应环境才能改造环境。
在现代经营中,任何一个行业的竞争都十分激烈,如何在弱肉强食的时代独占鳌头,迅速击败竞争者笑到最后?恐怕是所有经营者都在苦思冥想的问题。达尔文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适者生存,不适者将被环境无情地淘汰。任何一个经营者,想在竞争中获胜,都必须适时而动,开发出顺应时代需求甚至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产品,这是竞争的不二法门。在二十一世纪,市场的细分和技术的先进更使各家公司的硬件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要做到如《史记》所言:“正义言圣人教迹不朽灭者,顺时变化。”对领导者而言可以说是最大的考验,首要的问题不在管理,也不在市场操作,而在于确定方向,在于确定时代大潮中的市场走向。比尔盖茨之所以取得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功,正是由于他们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励精图治,不断发奋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