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第二章 自励法则 4

时间:2012-02-10 14:50   来源:中国台湾网

  限制自我的膨胀——不做妄想的奴隶 

  一旦产生急于成功的心理,就容易陷入妄想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从而成为妄想的奴隶。因此,我们应该客观评价自己,多与朋友或家人沟通,自信而不过度,摆正自己的心态。 

  我们常常容易犯自我膨胀的毛病, “给一分颜色就想开染坊”、“给点阳光就灿烂”大概就属于此类症状。但凡有一点成绩,很多人就会忍不住产生“老子天下第一”、“舍我其谁”的心理。更有甚者会将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眼高于顶,不再虚心学习,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总觉得自己永远正确。要是谁对他的观点提出异议,他就会怒不可遏,对别人大加攻击。 

  自我无限膨胀的后果,就是产生妄想症——坚信自己的想法永远正确,不管与社会现实及文化传统是否相抵触,无论有多少证据表明他是错误的,他依然毫不动摇。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是一种变态的思维,它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患有妄想症的人对此结论深信不疑,无论是对其讲道理还是进行常识教育,抑或是让其亲身经历,都不能改变其固有立场。 

  曾有某大学的一位学生,他宣称自己发明了提炼石油的新方法,将传统提炼石油的方法大为简化。他还撰写了一本厚厚的著作,里面旁征博引,看起来颇为专业。其中,还有许多公式和图表,外行人读起来可能会信以为真。不过,大学教研室和院系专家审阅后,都认为行不通。但是,此学生反复向学校领导申明自己的观点。学校领导为慎重起见,就邀请了国内许多专家,组织了一个鉴定委员会,专门对此进行科学评定。最终结果一致认为此学生的方法根本行不通。 

  专家们对此学生的“新方法”指出了若干重大错误,也充分肯定了此学生知识广博、肯钻研及怀有为国家创造财富的美好愿望等优点,鼓励他正视错误并进一步钻研,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但是,该学生断然拒绝专家委员会的意见,认为他们在“压制新生力量”,不想让自己成功。 

  后来,心理学家与该学生交谈时,发现他十分高傲,认为自己已经成了世界第一流的发明家和科学家。并且,该学生还向心理学家一再申明,说用他的新方法炼油,每年可以为国家节省数千亿元。最后,他还“决定”,用这笔钱办一个图书馆和一个研究所,由他亲自出任所长和馆长,还要以他的名字设立奖学金,并在学校里给其树立一个铜像。当心理学家与他谈起专家们的意见时,他完全不听,不允许提及反对他的意见,他气愤不已,声称自己的才华受到了“压制”。 

  案例中的学生的确是一个好学的人,基本功不错,他对自己的能力也十分自信。但是,由于他的自信心过度膨胀,以致陷入了“被迫害”的妄想里,不允许别人对他有异议。这就是妄想症的特点:不接受事实和理性的纠正,决心不可动摇、观念不可纠正。

  妄想症有好几种类型,自大妄想症就是其中之一。比如,2009年名满天下的“凤姐”,很多心理学家认定她是患上了妄想症,因为她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妄想症的特征。 

  风靡网络的“凤姐” 罗玉凤身高1.46米,在重庆綦江师范学校获得中师文凭,在重庆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得大专文凭。但她自我介绍说: “我九岁博览群书,二十岁才华达到顶峰。我现在都是看人文类的书,例如《知音》、《故事会》……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没有人超过我。” 罗玉凤对自己的相貌也超级自信。尽管有网友形容其为“死鱼眼、蒜头鼻、蛤蟆嘴”,但她觉得四大美女加起来也不及她。所以,她在网上发帖、在上海陆家嘴附近发传单征婚,而且男友条件是“必须为清华北大硕士、经济学专业、有国际视野,身高1.76米到1.83米”。 

  高调征婚后,她声称应征者如云:“有中国人民银行、花旗银行等金融公司驻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向我表达爱意,而本人觉得他们年老色衰,说不定今天结婚,明天就死掉了,所以不愿意。” 有人研究后,得出结论:全国达标者不足百人。但罗玉凤认为,中国没有外国有:“奥巴马符合我的征婚标准。” 当有记者问: “你自身条件不过如此,为何还提出这么高的征婚条件?” 逢此问题,她总是冷冷地哼一声,不屑回答,还说:“如果爱因斯坦(原话如此)不发明电灯,也总会有人发明,但没有人能超过我!你问如何评价我自己?待我死后,自有评说!”  

  对于罗玉凤这些让人目瞪口呆的言行,心理学家认为,除却炒作的嫌疑外,她的行为类似自大妄想症。“自大妄想型”,即妄想自己具有至高无上的才能、洞察力、价值、势力、知识、身份等。在这种念头的驱使下,人会刻意改变生活方式来迎合妄想,变得奢侈、傲慢、狂热。 

  其实,我们平常人都有自大妄想的心理,只不过不像罗玉凤这样极端而已。比如,我们常常能听到有人说“我要是国家主席就怎么怎么样”、“我要是美国总统就如何如何”,比尔·盖茨当然也常常是我们幻想的目标。不过,对于这种妄想,我们都能自控,甚至有时还能起到调控心理的作用。但是,切不可陷入妄想的泥潭而不能自拔,用妄想代替现实实在是一幕悲剧。 

  生活中,还有一种“钟情妄想症”较为常见,也就是俗称的花痴。其主要表现就是失去正常理智。有的患者偷偷暗恋着对方,喜欢躲在僻静处,独自遐想发呆、发痴;有的患者自作多情,自以为魅力四射,认定某一异性爱慕自己,因而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甚至找到对方纠缠不休。患有钟情妄想症的人不但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会给别人的正常生活带来困扰。 

  由于我们急于成功的心态,一旦进展不顺,就常常会用妄想来安慰自己或鼓励自己。但是,这样的妄想是危险的,容易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从而成为妄想的奴隶。因此,我们应该客观评价自己,多与朋友或家人沟通,自信而不过度,摆正心态。

编辑:刘承思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