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对解放区实行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实行残酷的扫荡和经济封锁,妄图彻底摧毁敌后抗日根据地。国民党顽固派也积极推行反共政策,停止了给人民军队的粮饷,加上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使解放区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困难局面。
面对严重困难怎么办?为了坚持长期抗战,夺取抗战最后胜利,中共中央发出了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1938年12月20日《新中华报》发表了《广泛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社论,要求各解放区指战员“一面工作一面生产,把工作与生产联系起来”。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会上作了生动而深刻的讲话,他说:“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是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中央军委根据党中央、毛泽东提出的“自己动手、生产自给”和“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方针,于1942年2月向全军发出指示,要求全军各部队做到一面战斗,一面生产,一面学习,依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开展生产运动。
1943年10月1日,中共中央在《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的指示中,要求各根据地实行“自己动手、克服困难(除陕甘宁边区外,暂不提丰衣足食口号)的大规模生产运动”。之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作为各根据地克服经济困难,实现生产自给的努力目标。这个口号在解放后,当全国或某个地区出现经济困难的时候,一直是党和政府鼓励人民生产自救的行动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