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自制力是成功的基石

时间:2012-12-03 01:40   来源:

  自制力是成功的基石

  成功的投资与其说取决于智商,还不如说取决于自律。

  ——巴菲特

  进入股市之前,散户们首先得明白一点,投资是一种自由度很大的投资行为,没有人会监督、管理和限制你的操作,当然投资基金另当别论,事实证明,很多投资行为都得依靠自己的决策和实施。因此,自制力相当重要,我们要依据客观现实控制自己的投资行为,而不能让投资行为反过来控制了自己的思路和情绪。

  成功的投资,甚至是成功的人生都受到自制能力的限制,自制能力高的人才有机会胜出。

  让一群不到十岁的小孩分别独自走进一个空荡荡的大厅,并且在大厅的最显着位置为每个孩子放了一颗巧克力。测试的老师对每个将要走进去的小孩说,如果他能够坚持到老师叫他出去的时候还没有把巧克力吃掉,那么他就将再得到另外一颗巧克力的奖励,也就是说,总共将会得到两颗巧克力;如果等不到老师叫他出去就把巧克力吃掉的话,就只能得到这一颗。实验开始以后,孩子们分别进入大厅。没有了家长和老师的监管,很多小孩子受不了诱惑,把巧克力吃掉了;也有些小孩子尽量的控制住自己,转移注意力,不看那颗巧克力,一直等到老师来,最后这些坚持下来的小孩子得到了奖励,得到了第二颗巧克力。

  随后,专家们将这些小孩根据其自制力分成了两组,并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结果令人惊讶:那些只得到一颗巧克力的小孩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普遍没有得到两颗巧克力的小孩成功。不管智商如何,具备自制力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比较容易取得一定的成就。

  正如巴菲特说的:“成功的投资与其说取决于智商,还不如说取决于自律。”巴菲特认为自制力是投资人必须具备的精神。他认为自己“很理性,很多人比我智商更高,很多人也比我工作时间更长、更努力,但我做事更加理性。你必须能够控制自己,不要让情感左右你的理智”。“我们没有必要比别人更聪明,但我们必须比别人更有自制力。”

  在巴菲特4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正是由于拥有了超乎常人的自制力,蔑视和回避了众多的市场诱惑,才躲过了20世纪60年代的“电子风潮”,免受20纪80年代的“生物概念”和“垃圾债券”之害,也没有陷入20世纪末的“网络闹剧”中。

  散户们要拥有巴菲特那样的自制力并不容易,但是可以慢慢锻练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取得成功的基础。在情绪上,要排除股市涨跌对自身的影响、排除个人盈亏的干扰,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不被周围的事态所影响,绝不能稍有风吹草动就惶惶不可终日。同时要保持自己思维的独立性,可以有创造性的思维,也可以运用反向思维,但是不能人云亦云,做出一项投资决定之前要有自己的判断和分析,不要听信别人的传言。在买卖节奏上,不需要过于频繁,股市或许有自己独特的时令季节和自己的快慢节奏,散户们要学会在对整个大势的把握下,拥有自己的投资节奏,不能太过频繁地买进卖出,这样只是白白把自己的利润转换成手续费交给券商。在选股上,不要过于盲目,选股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不能盲目听信别人的推荐,一定要自己分析考证,而且对那些谣传可能获得暴利但是风险奇高的股票更是需要注意回避,注意保持头脑的清醒,保障自己资本的安全性。

  另外,在为自己制定目标的时候,不要定太高的盈利目标,因为过高的目标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必然使自己的自制力受到影响。而科学的投资目标能够帮助你保持愉快的心情和积极的态度。像巴菲特学习,将投资行为控制在自己能力圈之内。长期以来,很多人都习惯了从众思维,即认为真理总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总是跟在大多数人后面做事情。但是在股市投资中,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千万不要在股市中随大流,高点进场,低点退场。这样做,要么你只能分到的一杯很少很少的羹,要么就是跟很多人一起承担亏损。

  当然,要在时刻涨跌波涛汹涌的股市中培养自己的自制力,确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平时也需要多积累,多思考,多关注国家的政策、股市所处的区域以及自身的定位,才能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股市,而这些才是自制力的基础。能够赢到最后的人,往往是站得高、看得远,同时具备全局观的人,而这些人的一大特点,就是拥有常人无法拥有的自制力,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智慧箴言

  日常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要自律,有意识地培养自律精神。比如,针对你自身性格上的某一缺点或不良习惯,限定一个时间期限,集中纠正,效果会比较好。 

  千万不要纵容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儿,时间长了,自律便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智慧也因此变得更完美。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