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不跨入不熟的行业
你应该选择投资一些连笨蛋都会经营的企业,因为总有一天这些企业会落入笨蛋的手中。
——巴菲特
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一片自己非常熟悉的领地,让他们离开这个领地换个领域发展,他们过去形成的习惯,往往会成为他们的负担。我们看NBA时,常常会被寇比行云流水般精彩的球技所折服;我们看网球时,也经常为费德勒的潇洒球技叫绝。但是如果让费德勒去打NBA、让科比去打网球,恐怕只会让大家跌破眼镜。作为职业选手,费德勒们在网球生涯中,握拍、挥拍、发球和回球等动作的方式已经成了一整套习惯,而当让他们改去打羽毛球甚至打篮球的时候,打网球养成的习惯几乎全都会成为一种障碍。
实际上,股票投资也是这样。中国有句古话叫生意不熟不做。在股市投资中,就可以理解为,不熟悉、不了解的上市公司不去参与,把自己投资的目标限制在自己能够理解的范围内。巴菲特亦认为:“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重要的不是他们知道多少,而是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认识到自己不懂什么。”成功者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们成功的认识到自己的领地在哪里,因为这是他们必备的常识,而且越成功的人越专业。
在股市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成功的投资者往往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小部分投资标的中,并且划定了他们自己的能力范围,因为只要不超出这个范围,就拥有了一种能让他的表现超出市场总体表现的竞争优势。如果他将注意力转到了其他类型的投资上,他就将失去自己的竞争优势,而其衡量一笔投资是否有理想的平均利润期望的能力就会失效。
因为分析股票或基金对于一般散户太过深奥和复杂,而且费心费力,散户们很容易因一时念头而将所有积蓄投入某一支股票。如果是出去旅游,人人都会花很大的功夫研究去什么地方,准备什么东西,选择怎样的交通方式省钱省时,还有到了当地的安排等等。但当他们准备购买股票的时候,却很少有人会花和旅游同样大的精力去研究公司业绩。如果没有调查和研究,那么最好不要涉足股票这行,还是将资金交给法人打理,购买基金更加稳妥一些。
如果你不是抱着玩玩的态度来投资,而是想透过投资赚钱养家、买房、发财致富,那就必须付出大量精力和时间,在经验中逐步积累更多的知识、能力和技巧。投资大师们都充分懂得不熟不做的道理,不理会他不了解的投资对象,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不足,这为他自己划定了清晰的能力范围。他的能力之外的高山,会被他忽略,这是为了相对成功的把握。
巴菲特就是透过思考以下问题来划定自己的能力范围:其一,我对什么感兴趣?其二,现在我了解什么?其三,我愿意去了解什么,学习什么?
不熟不做也是巴菲特投资的一个习惯,所以他永远只买一些传统行业的股票,而不去碰那些高科技股。传统行业,简而言之就是能够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的行业。巴菲特在一九九八年对于网络公司投资的评价是,他并非网络股的专家,当时他认为自己看不清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而经过网络泡沫的洗礼之后,巴菲特慢慢认同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并认同新经济时代所产生的新兴行业开始步入收获期,已经值得投资,所以不熟不做也需要动态的考虑和观察。当每个人工作中离不开计算机的时候,计算机产业也就是传统行业了。
2003年巴菲特的投资组合明显的展现了这一理念。很早以前巴菲特就拥有了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可以说巴菲特对可口可乐公司再熟悉不过了。对其他公司,巴菲特都是密切跟踪了多年之后才出手。
巴菲特认为,我们的重点在于:试图寻找到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未来十年或者十五年、二十年后的企业经营情况是可以预测的企业。这就所谓的巴菲特能力原则,巴菲特远离那些自己能力所无法把握的投资项目。巴菲特尚且如此,我们普通的散户能够说看到新能源、看到新科技就能预测他未来的发展吗?
巴菲特投资那些现在的经营方式与五年前甚至十年前几乎完全相同的企业,据统计1990年~2000年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中只有二十五家能够达到业绩优异的双重标准:连续十年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达到20%,且没有一年低于15%。
这些超级明星企业同时也是股票市场上的超级明星。这些公司之所以能在十年前就达到持续盈利增长的竞争优势,当然可以相信在未来能够更大的提高它的增长能力。
巴菲特说,我喜欢的是那种根本不需要怎么管理就能够赚很多钱的行业,他们才是我想投资的那种行业。华盛顿邮报和大都会就是这种行业,而可口可乐和吉列都是巴菲特长期观察的在很长年限内具备持续竞争能力的企业。
从现实来看,很多故事都可以证明,缺少专业知识的散户们,一直是狂躁期中损失最大的群体。他们往往是在好时光几乎就要结束的时候才实在忍不住投入,成为恰好是在泡沫破裂而股市全面崩盘前,买入的那最后一批人。因此,动态的掌握不熟不做这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是散户们在投资中必须时刻注意的。
智慧箴言
“一个行业再好,假如你完全没有可投入的资本,这种机会本就是不属于你的,那你为什么还要进入这个行业呢?你对这些行业有认识吗?积累过一些什么样的相关经验?你的比较优势在哪里?”不要盲目地投资,一定要非常了解后再下决定。
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