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技术分析陷阱
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到市场只是经常有效而已,并不像有效市场理论的支持者们所认为的总是有效。这两种观点之间的差别就像白天和黑夜之间的差别。
——巴菲特
在证券市场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很多神采奕奕的证券分析师,他们能够将股票投资的“谋略”分析得头头是道。每天报纸和媒体上也有很多专门的股票专栏,各路专家纷纷出谋划策,或分析大盘走势,或探讨具体技术面。散户们往往对这些专家的言论趋之若鹜,将这些专家们的分析当成圣经。但是这些是否真的有效?是否真的能让我们在股市里独领风骚?是否真能为我们带来丰厚的财富呢?
许多事实证明,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股票市场上翻云覆雨,那些分析师所谓的技术分析,实际上就像赛马分析师一样,他们的理论时对时错,或者说根本就是靠运气,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大的把握。
所谓技术分析就是指将股票交易中的成交量,股票价位,时间坐标等各种相关数据用不同的函数公式和函数图形表示出来,并加以分析。其种种理论依据都只不过是建立在前人曾经试探过的一些经验总结上。没有人敢保证技术分析百分之百反应了现实行情,反之,由于数据都是可操控的,所以很容易遇到机构操盘手在背后随意控盘,制造各种技术假像,因此各种函数图形也一样是可以骗线的把戏。
基于此,技术分析就像我们建立的一套套模型,其所有的预测都来自于对历史数据的考察,它们的理论基础是要市场本身是有效的,所有的信息已经反应在价格中,因此,只需要对市场价格本身作出分析,就可以推断未来的走势。但事实上,有效市场理论在实证中并非完全成立,首先统计资料直接否定了完全有效模型,但是对于半有效模型还存在争议。而过去走势和未来走势之间的确并不是完全的随机漫步,它们之间还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关联——而这正好是技术分析希望打开的宝库之门,于是,诞生了各种各样的技术分析流派:波浪、时间周期……
虽然技术分析是一种应该懂得的基本常识,跟象棋里的“象走田,马走日,士支对角”的规则没什么两样,但是对实际操作中的指导意义并不大。因为它们并非百试百灵,在现在的市场环境里,能达到一半的胜算就很了不起了。就和真空中羽毛会像石头一样垂直快速下坠、但在气流变幻的环境中却无法预测轨迹一样,股市纷繁复杂的环境会让技术分析这根羽毛飘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
股市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技术面不敌基本面”就是说技术分析的风险性和不可靠性。股票的基本面是指股票当期每股利润值,大盘走势,行业的景气度,企业成长性,业绩预期,题材,以及有无机构入主等。这些都是真实可见的,是股票交易中不可控的因素。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买股票的赔了,卖软件的发了”。如果靠一个小小的软件,就妄想能够战胜股市,那些制造软件的人早就投身股市并且赚够了。还需要以卖软件为生吗?
股神巴菲特就从不用技术分析,甚至讨厌技术分析。他认为,证券分析师的技术分析,只是要满足投机者的心理,以及赚取一些佣金,而对股票投资本身几乎没有一点好处。他说:“聪明的股票投资者是不可能按照证券分析师的技术分析去选择股票的。”经常会有人把一些证券公司的技术分析报告交给巴菲特,但他都只是非常有礼貌的收下,却很少花时间去仔细研读。
经过很多年的实际投资经验,巴菲特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宝贵经验。他认为要想投资成功,就必须放眼全世界,然后选择最好的公司,而不是随便听从那些证券分析师的“经验”。巴菲特说:“你见过那些口若悬河的证券分析师,鼓励自己的孩子以他的理论去购买股票吗?你见过他们以自己的说法去投资吗?当然很少见到,这说明他们对自己的理论都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们只是靠技术分析赢得投资者的尊重,然后获取高额的佣金。他们的致富秘诀是:只要自己不亲自投资,就一定能发大财。”
在股票市场上,股票不是涨就是跌,散户们不能唯技术分析的马首是瞻,因为其本身就是不可靠的,它并不能为我们长期带来利润。也许,偶尔有几个人靠着技术分析赚了钱,但是那仅仅是因为运气,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意义。
智慧箴言
最聪明的人是乐于和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人。
有一种很重要的、很切实的学习,那就是向别人学习。观察一下周围的人,我们可以发现,凡是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人,一般进步比较快,而不注意这一点的人,一般进步较慢,以至很吃亏。
善于向别人学习,其实也是搞好团结的重要条件。学习别人已经含有尊重别人的意思了,别人也会感觉和你一起工作不挨排挤,不受埋没,也自己愿意帮助和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