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往来于故土之间》
作者:[美] 托马斯 林奇 著
定价:42元
出版时间:2016年9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这些文章奇妙而充满吸引力,既保留个人印记又有历史的味道,之后它向外延伸,让爱尔兰南方殖民压迫和北方冲突不断的经历成为一个模版,去反映其他国家正在经历的痛苦。”《观察家报》在这里所讲的,就是爱尔兰裔美国作家和诗人托马斯 林奇的新作《往来于故土之间:一个美国人的爱尔兰返乡之旅》。近日由中信出版集团和三辉图书出版。
让托马斯 林奇这个名字变得不那么陌生的,有两部作品,一部是广受好评的HBO系列剧《六尺之下》,它讲述的是一个殡葬从业者家庭的故事,在美国殡仪业大势并购垄断下,他们仍然努力坚持家族式服务为生——它是林奇作品的灵感来源。《六尺之下》的制作人阿兰 鲍尔说“托马斯 林奇关于殡葬师生活的散文帮助我找到了这部电视剧的基调。”
另一部是《殡葬人手记》,托马斯 林奇本身就是一位殡仪员,他1948年出生于美国底特律,26岁那年接手家族在密歇根州小镇米尔福德的殡仪馆,开始了殡仪员生涯,每年安葬几百位镇上乡亲,直到今天。林奇在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教授创意写作,同时也任教于韦恩州立大学殡葬系。《殡葬人手记》为托马斯 林奇获得过1998年的美国图书奖,这部作品被《纽约时报》称为“真实、有力,富有伦理上的秩序和美学的透澈”,后来被改编成了纪录片《殡葬人》,获得2008年的艾美奖。
他的这本新书《往来于故土之间》就是《殡葬人手记》的某种延续。
《往来于故土之间》讲的是一次返乡之旅——从70年代初起,托马斯 林奇开始与生活在爱尔兰的族人取得联系,三十五年间他数十次横跨大西洋,往返于爱尔兰和美国两地。
它思考的核心,是“故土”二字。托马斯 林奇来说,书名中的“故土”有两层含义,他所居住的美国密歇根州的小镇米尔福德是故土,他的家乡爱尔兰的莫文镇也是故土。作者对他爱尔兰故土的族群有着深刻的洞察:“饥饿的爱尔兰人,被驱逐的爱尔兰人,长期受压迫被大量流放到美国来的爱尔兰人,唯一比他们过得还惨的是他们从没见过的黑人。”
他的语言风趣幽默、风格敏锐,又常常能触及到问题的根本。他会写到他那操爱尔兰口音谈起美国梦的曾祖父,晚年为了土地权益不惜与政府为敌的远亲,还追忆了自己与酗酒的斗争、曾经的女权主义生活以及喜忧参半的婚姻;同时,他也沿着林奇家族在西克莱尔生活的轨迹,追溯这个家族的过去,并一一诉诸笔端:“在饥荒和驱逐之下,在三头怪般凶残的英国种族主义者的鞭打下,在移民和迁居美国的离散之痛中”。
尽管距离遥远,林奇面对的是每个人在谈起家乡时会遇到的问题:“我是谁?”、“我到底属于哪里?”林奇沿着自己家族的迁徙轨迹,回溯它的历史与故事,检视自己的生活,思考他的族裔归属,理清他的精神认同,这其实是一个找寻身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