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田禾:只有一个人生,要与灵魂私奔

时间:2016-08-10 08:36   来源:凤凰读书

  他,与世界有距离感的人

  做为一名曾经的杂志编辑,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我在很早的时候就与田禾有过轻微的接触。那时,他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写作者,正值青春年少,伴随着80后写作群体和新概念大潮的突起,他成了最早出版了自己作品的那一批,在当时的青春文学圈也算是较有名气的几位之一,经常能在各种青春杂志上看到他的名字或关于他的采访。

  说实话,我们并不看好这个群体在文学性上能走多远,只不过他们受到了出版机构的商业包装,于是市场上铺天盖地的泛滥着80后写手的书籍,这其中也不免走出了郭敬明韩寒之类的商业巨才。但当时在所有的80后写作者之中,只有田禾、张悦然和春树给人的印象最深,也最被所有人看好。因为他们个人风格强烈,身上各自具备着一种无法说出的特质,这种特质是成为一名作家的潜在素养,是根植于文学创作和俗世生活之中的自我独立。

  后来,很多不被我们看好的人倒是写着肤浅的文字、卖弄着各种离文学很远的风骚渐渐红火了。想想这也不足为怪,因为在中国,普通大众和出版社需要的都是商业,而不是文学或所谓的艺术。但田禾却始终像一个不入世的理想主义者,拒绝着融入他们,拒绝着融入主流大众,拒绝着出版方的纯商业包装,纯粹地坚持着自己的那份执着。他精力旺盛地做各种在大众看来并不靠谱而他自己却十分热忠的事,组摇滚乐队、策划演出、写小说、做地下杂志、开足球酒吧……永远沉溺于自己营造的那个理想王国里颠狂着自己的青春,也永远与世俗生活保持着疏离。他说过,他是一个与世界有距离感的人。

  再后来,青春期受摇滚文化影响较深的田禾创作了一本表达边缘青春的《迷失的病孩》,让他有了一小群忠诚的追随者。不过,田禾依然没有红,相反,他开始成了小众文学或另类文化的代名词。一晃,这将近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当年的那些追随者也和田禾一样充满着理想主义,渴望自由,是一群在某种程度上无法融入正常社会的年轻人。

  他用文字治疗着他们。他们一同成长,自闭式的拒绝着主流社会,拒绝着与大众的类同。他们只做自己,随自己的意愿而活。

  他,独立于主流之外

  在生存面前,面对那脆弱的理想,他们也会矛盾。不知道是不是迫于生存的需要,我知道田禾后来进了一家主流报社做了音乐记者。但又很快就离开,因为他骨子里依然是个理想主义者,依然是个文艺青年。

  渐渐地,我与他失去了联系,我们都投入到各自的生活中去奔忙。我辞职离开武汉,去了南方一个小城市转行做起了广告公司、结婚生子、过所谓的世俗生活。和当年的大部分80后写手一样,没能在这个写作圈子里留存下来。也渐渐不再关注文学圈里的一切,感觉这一切离自己越来越遥远,开始终日混迹于满身铜臭的利益场所。

  直到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微信朋友圈上看到田禾的新书,他的名字又一次出现在我眼前,虽然如今我已是一个三岁孩子的父亲,但那股青春的热流似乎又一下子回到了身体里。关于武汉,关于田禾,关于青春,自己同样带着满满的回忆。我想起,自己第一次混进吵杂的酒吧看演出就是因为田禾,那是在武昌街道口一个叫‘猫’的地方。也许,在我们的生命中,总有些人只是短短出现过几次,却能带给你一生的回忆和能量,对我来说,田禾就是这样一个人。

  说实话,看到田禾依然在坚持写作,我真的很敬佩这样的精神,甚至带着一份莫名的感动,仅仅是序言里的几句话就一下将我的心融化。可以说,田禾具备成为一名优秀创作者的一切条件:丰富的童年成长经历、敏感细腻的内心性格、独特异常的行为方式、自我浓烈的文学风格……

  他的一切遭遇和气质让人们联想到音乐圈的许巍,似乎他们有着相似的执着经历和理想失落,他们都是独立于主流之外固执地坚持着自我表达,从不随波逐流,从不为了纯商业而妥协自己的创作,又好像他们都是早已悟透了生活游戏的一个清醒者,旁观着人们在这个欲望场里垂死挣扎。后来都虔诚的信仰佛教,隐入低调的生活中,喝茶、爬山、崇尚自然。在我心里,田禾甚至就是‘文学界的许巍’,可是如今许巍红火至极,田禾呢?

  田禾(右一)和小伙伴在街头卖唱

  他,走进内心深层的另一面

  就这样慢热地活着,挺好,是无数人心里的真实状态。何必要用一种价值观去度量人生?

  不过,仅仅看田禾的新书《就这样慢热地活着》介绍,让我有些许的意外。因为那根本就不是田禾的风格。后来想想也许是出版社的营销所为,他们并不真正的懂得作者本身的意图,这在出版行业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我们不能只看表面。直到翻开书本进入文字时,我才确信这依然是田禾。

  他的文字不需要任何标签就能让人一眼认出,这是一个优秀写作者的标志。风格依旧那样独特而自由,精神内核还是那样的特立独行和引人沉思。

  只是,他真的变了。一种豁然、禅意、寂静、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他开始由外而内走进内心深层的另一面,并且越探越深。现实生活中也从武汉移居到杭州,退出青春期的反叛。

  他开始带给我们一种宁静的自然主义情怀,是一个游走于时间之外的洒脱者,是一份安静的觉醒自省,是从喧嚣之处慢意下来的从容。

  我喜欢田禾这样的写作者,永远只为少数人写作。他也许作品并不多,但每一次出版新的作品,总能带给人们一种内在成长,总能让人们跟随他的行为理念去做一次新的内心蜕变,总能开启人们一种新的审视生活的视角。这种成长无关年龄,而是内心的进步,是境界的升华,是基于生活态度上的一种自觉。

  也许,此后又会有一群人和他一样,勇敢地背包行走在路上、晃荡人生、自在的修行、研究茶艺与自然山水,不盲目的追从外在世界的诱惑。永远做一个有自我生活态度的人。“遵从心底的声音,享有独属于自己的节奏和不轻易心动的傲性。但对某些特定的事物,又有着固执而忠诚的热爱。”

  这种慢热人生正如田禾所说:“慢热,并不意味着懒散拖延,也不意味着消极傲慢。它只是一种由外而内的行为理念,是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之道,更是一门不急不躁的入世智慧。”的确,一个真正的创作者永远是超前的。他们身体力行的践行着自己的人生哲学,当大众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个稚嫩的摇滚青年,而没来得及赶上他的脚步时,他又已远行。

  《就这样慢热地活着》/田禾 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