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九片之瓦》
作者:冯杰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6月
书号:9787506384810
定价:45.00
[内容简介]
《九片之瓦》是冯杰的散文集,包括《九片之瓦》《在纸上飞行》《盐是瞌睡的泪》《纸说,看到红》等经典篇目。在《九片之瓦》中,冯杰细数物的长相、音声、身世,如瓦上生松,在小小的立足点上凝聚了天地的精华。他在纸上走村串乡、出入古今,站在乡村俯瞰城市,于喧嚣中保有一份闲心素情,三两句即醒脑,转个弯就撞见幽默。在他笔下,乡村被人格化,我们也被打回原形:他引领我们与乡村交会,实现精神的归乡。
[作者简介]
冯杰,1964年生于河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获过台湾《联合报》散文奖、《中国时报》散文奖、梁实秋散文奖、台北文学奖、宗教文学奖等,两岸出版有散文集《丈量黑夜的方式》《泥花散帖》《一个人的私家菜》《撚字为香》《田园书》《猪身上的一条公路》《马厩的午夜》《野狐禅》《说食画》等。部分散文作品入选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台湾高中语文试卷。
[编辑推荐]
他卖过菜、种过地,做过银行小职员,是中国文学界的草根传奇!
他远居僻壤边缘之地,却心守故土,拥有一支俊逸出尘之笔,被诸多文学大腕惊为天人!
他是得奖达人,四摘“梁实秋散文大奖”,斩获台湾几乎全部重要文学奖项,累计20余次!被誉为“获得台湾文学奖项最多的大陆作家”!
他是一位被公推为可能与余光中、杨牧、汪曾祺等并列的散文大家!被誉为书、画、诗、文均绝妙的当代奇才!
[精彩试读]
一 把 碎 银
——读银记
纯度·为臣的表白
与黄金相比,银显得低调。金是高贵帝王,即使沉默也处处闪耀,银有点像金属里的丞相,典雅淳朴,谦卑做事。老虎般的黄金,在天空中飞翔的黄金,尘埃里挡不住光芒四射。而银一辈子只在世间默默行事,从不招摇。黄金则稳坐金库,老谋深算,以自己不变对应世界万变。银子则如水,流动如萍,从一只手递到另一只手,从捂热到最后凉散。
银的化学性不如黄金稳定,流浪中的银在空气里与硫相遇易有情变,第三者必定介入,特征是氧化变黑。即使谦虚为臣,这臣也一时成为贰臣,再打磨,质地可还原银白,但银史上早有染污之嫌,载入档案。这有点像历经两朝的大书家王铎。
就现实而言,佩戴银饰不易穿行在气味浓烈的场所,如酒吧、舞厅。汗水对银器最有影响,汗中含氯化物。跳舞时不易贴得太近,尤其肤肌相触更有变黑的可能。从这一点看,银饰是另一种泄密者(现代私家侦探多忽略这点)。故,金饰畅销并永远贵于银饰。因黄金闭口不言,沉默是金。
现代美女还需注意:银与金不能同时佩戴,就像历史上两党不能共谋虎皮。金银同行易节外生枝。“925”代表银器的最纯度高(其实是最低纯度),这是被公认的银纯度,如黄金的所谓“999”纯度,不过这是黄金极品的夸张。银有自知之明:世上根本没有纯银,就像世上没有真正纯粹的党员一样。在历史里要么氧化,要么发黑。我这是在说银。
化学老师说:皇帝就餐前必放一枚银牌在汤里,戒备投毒。如有毒银牌自会变黑。银这时像一位以身饲毒的忠臣。化学老师还说:银碰到硫化物起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银,砒霜是三氧化二钾,提取时含硫化物,所以银器测毒极其灵验。化学老师又说:化学成绩好走入社会就不易被毒死。我说如果我压根不想当皇帝呢?老师怒:那就罚你课,站出来!
童年,我和皇帝汤盆里的那枚银器都同样显得无辜。那是因为银器纯度不同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