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茧》:张悦然关于创伤记忆"代际传递"的新作

时间:2016-08-03 08:34   来源:新华网

   [书籍信息]

   书 名:《茧》

   ISBN:978-7-02-011802-1

  作 者:张悦然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7

  [编辑推荐]

  唯一入围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的华语作家

  新概念获奖作家中民意调查评为“最富才情和最受欢迎女作家”

  时隔十年,以更丰沛的感受,送给更美好的我们。这是最好的张悦然,关于八零后的成长,没有人写得比她更深入了

  我们是缺爱的一代。相比饥饿的孩子贪念食物,更为凶猛地贪念着爱。

  真正的爱,是明白爱你有多困难,还选择爱你

  真正的成长,是知道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

  20余人不同时代的青春,层层追溯,同辈,父辈,祖辈,于我们,是隔断不了的牵引。

  三千里路的远,远不过成长的曲折。

   张悦然小说的价值在于:记录了敏感而忧伤的少年们的心理成长轨迹,透射出与这个年龄的心力极为相称的真实。

  摄影师王旭冬 摄

   [作者简介]

   张悦然,14岁时开始发表作品,并引起巨大反响。至今已出版小说作品有:《葵花走失在1890》、《十爱》、《樱桃之远》、《水仙已乘鲤鱼去》、《誓鸟》、《红鞋》、《是你来检阅我的忧伤了吗》、《昼若夜房间》、《月圆之夜及其他》,主编主题书《鲤》系列等。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

  [内容介绍]

  《茧》是一部以80后一代人的视角直面祖辈、父辈恩怨纠葛的转折之作,通过一桩骇人罪案层层抽丝剥茧的漫长过程,将几代中国人的现实际遇与心灵困境展开在读者面前。某种意义上,《茧》提供的是一部关于创伤记忆‘代际传递’的小说。主人公李佳栖与程恭,一位是负罪者,一位是复仇者,因袭着巨大的创痛,既徘徊在历史边缘,又主动与周围世界疏离……与张悦然此前的作品相比,《茧》的结尾更多显露出作者的善意,这部小说如同病历档案,同时也提供了一份康复记录。   

   ——作家 莫言

  青年作家不仅挑战自己,更挑战历史和记忆。这部《茧》 一定会改变人们对80后作家的整体印象。

  ——《收获》主编 程永新

  张悦然时隔7年的这部新长篇既有她以往写作中那未变唯美而细腻的一面,更有对所谓“家国情怀、爱恨情仇”这类宏大叙事的独特处理。

  ——批评家 潘凯雄

  整部小说叙述绵密,丰盈,元气淋漓,作为读者,你会在阅读时不断感叹,这部长篇很可能意味着张悦然另一个黄金写作期的到来。

  ——批评家 张莉

   [后记]

  1977年男孩告别了他工作的粮食局车队,走进大学的校门。报到那天,教会他开车的师傅坚持要送他,戴上白手套,穿上工作服,开了车队最新的一辆解放牌卡车。路上师傅不说话,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快到学校的时候才忍不住问,你那个中文系具体是学什么的?男孩说,不知道,我想学写小说。师傅说,写那玩意儿有什么用?男孩说,我就是想写。师傅叹了一口气,放着那么好的工作不干了,我怕你迟早是要后悔的。

编辑:杨真斌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