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李肇星作序《美国独行》:世界无末日,大道无遮拦

时间:2016-07-29 08:02   来源:凤凰读书

  本文摘自《美国独行:西方世界的末日》 马克 斯坦恩 著 新星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

  北大老校友和从事公共外交的小同志姚遥博士利用春节假期与平时的深更半夜翻译了一本“不是新书的新书”——《美国独行:西方世界的末日》,真为他学习有成、劳动有为而高兴。

  说这本书不是新书,是因为原作在美国初版早在2006年。恰在那一年,我作为中国外长出席了第61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以“加强对话合作,共谋和平发展”为题作了主旨发言,其中一段话至今记忆犹新:

  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应增加发展援助,促进国际贸易和技术转让与投资,更广泛地减免债务,更多地支持发展中国家,尊重发展中国家在本国发展问题上的主导权。

  没有共同发展,世界的和平与进步就不能持久。美国个别保守派学者十年前对于世界局势的预言,有的有点根据,另一些则有失偏颇,但都是为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发出声音。美国是个主张所谓“言论自由”和“多元化”的国家。我在美常驻期间曾经走遍其50个州,认真倾听各种声音,觉得都有参考价值。

  美国是特别讲政治、特别有“忧患意识”的国家。马克思在青年时就说过,当欧洲人昏昏欲睡时,美国人在拼搏创新。这本书探讨西方末日,反映了美国对自己能否永久“领导”世界的独特“忧患”。书值得看,但具体观点要仔细甄别,尤其是将“末日”归因于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特别是与伊斯兰文明的冲突。这一结论,至少按《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宗旨和原则,人们很难认同。

  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风尘仆仆地访问了中东三国,在会见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时表示,中国和伊斯兰国家有着天然的传统友好关系,中国是伊斯兰国家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中方和伊斯兰合作组织开展友好交往40多年来确立了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不同社会制度的相处之道,共同扬正抑邪,正本清源。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演讲时,习主席强调“中国将继续毫不动摇支持中东、阿拉伯国家维护民族文化传统,反对一切针对特定民族宗教的歧视和偏见”。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各成体系、各具特色,但都包含有人类进步所积淀的中道平和、忠恕宽容、自我约束等理念。我们应该开展文明对话,倡导包容互鉴,挖掘多样文化传统中的正能量与当今时代的共鸣点。

  我的老乡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我体会,“本”就是人类的共同利益。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不可能建立在少数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多数国家长期贫穷的基础上。与其整日担惊受怕被其他文明取代,或者给其他文明扣上“威胁论”“崩溃论”等帽子,不如好好思考如何以己之长帮助别国更好地自主发展。中国的优秀传统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正在与沿线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诚恳希望同包括伊斯兰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深化利益融合,平等互利,抱团发展。

  翻阅这本译著,我还想到开展公共外交时要把个别政客与广大民众区分开。眼下,美国正处于热火朝天的大选季节。但不管谁上台,都是美国总统。外国人不必太在乎选谁不选谁,谁上台都不代表你的祖国。就我们中国而言,只有我们党、我们政府、我们广大干部群众把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奋斗目标。

  1999年11月,我在美国有感于华盛顿特区的纷纷扰扰,写了一首题为《政客寡欢》的小诗:

  国内奢谈民主,国外争当领导。

  阴阳失调,心情难好。

  我不信“鬼”,只信“神”——我的“神”是正义、和平、人民;“鬼”则擅长于躲着“神”,或者干脆与“神”冲突、对抗。总想着在世界上当头儿,总想着到处自由“横行”,恐怕最终只能落得个形单影只、郁郁寡欢,“反算了卿卿性命”。走人民至上的大道、为人民主持正义、坚持“己乐乐群”、维护和平和共同发展,世界便不会有末日,人类进步的前景是光明的。“神”必胜!

  姚遥博士以公共外交为己任,经常诚恳地告诉外国朋友,中国人民将永作各国人民信赖的朋友与合作共赢的伙伴;为了与更多同胞一起有针对性地讲好中国故事,他在做好外交调研的同时多闻善思,不知疲倦地译介外国学者的著作,包括眼前这本《美国独行:西方世界的末日》。开卷有益,让我们一起阅读和思索吧。

  2016年6月21日

  自北京飞纽约途中

  【书籍信息】

  书名 《美国独行:西方世界的末日》

  作者/译者 (加拿大)马克 斯坦恩/姚遥

  定价 48.00元

  出版时间 2016年8月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介绍:

  马克·斯坦恩(Mark Steyn)

  马克 斯坦恩(Mark Steyn),著名畅销书作家,政治评论员。1959年12月8日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美国《华盛顿邮报》、《澳大利亚人报》和新西兰知名杂志《调查》特邀评论员。他关于政治、战争、艺术和文化的文字见诸世界各地;同时,他还是广播和电视上颇受欢迎的实事评论家。现居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已婚,育有三名子女。

  作者介绍:

  姚遥

  姚遥,外交问题专家。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研究室主任,外交学院国家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中美富布赖特项目”联合培养博士(师从 “软实力”提出者约瑟夫 奈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美关系、外交政策、港澳台问题等。

  内容介绍:

  英国脱欧后,西方眼睁睁看着末日降临?

  本书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以大量数据和事实指出,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大包大揽的高福利民主制度已经不堪其累,人口生育率的下降导致内生动力不足和经济增长乏力,必须依靠移民来支持;移民(尤其是穆斯林)的到来和增加,因其文化和信仰的差异,不仅改变了欧洲的人口结构,而且凭借民主制度改变了政治版图,因而产生所谓欧洲伊斯兰化和欧洲人逃离欧洲的现象。作者焦虑的是,不久的将来,西方将因此而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传统西方文明最终将败于伊斯兰文明之手。故此,作者对西方的高福利民主制度、“政治正确”、文化多元主义和大政府主义展开了极为犀利和调皮的批判和嘲讽。难道西方文明最终需要寄希望于美国,指望美国拯救于水火?《美国独行:西方世界的末日》将给你一个看世界的窗口、一个审视西方文明复杂困局的答案。

  本书出版后,在国际社会引起巨大争议,并屡遭主流人士抨击,作者甚至在加拿大遭到起诉,一些机构甚至要求查禁此书;但《美国独行:西方世界的末日》也得到保守主义者的支持,比如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美国政治明星特朗普。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书中的不少预判在图书出版后屡屡被现实证明,比如恐怖主义势力ISIS的兴起,欧盟的不稳定(就在中文版付梓之时英国脱欧)等。

  西方世界的政治精英们也把此书作为处理复杂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的重要参考书。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