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家、“资深老炮儿”苏雷近日首发其新作《地安门》,朝花夕拾“阳光灿烂”又“动物凶猛”的日子。苏雷曾在早期的写作生活中结识了马未都、王朔、冯小刚等一众北京“老炮儿”,在十五六岁的年纪“抛头颅洒狗血”,《地安门》一书镌刻下当年地安门中学停课前后少年们真正做到“说走就走”的躁动青春。

苏雷
2015年管虎导演的电影《老炮儿》着让北京话“老炮儿”也成走红全国的年度关键词。在北京地安门(曾是紫禁城后门)东楼总政治部宿舍长大的苏雷认为,相比“老炮儿”充满江湖侠义的“规矩”,北京大院子弟生活圈所形成的独特的大院文化内涵更为丰富。大院文化与胡同文化交织碰撞,演绎了一代人无法复制的热血青春。
《地安门》故事以20世纪中期的北京城为背景,以主人公陈星的视角讲述了居住在地安门大楼里的四邻好友的成长故事。他们为了实现理想游遍全国,历经坎坷,谱写出中国版的《在路上》。
点评王朔、冯小刚、马未都等青年挚友:都是妖精
王朔小说《动物凶猛》描写了北京市一个部队大院中一群少年人的成长过程,他们逃课、泡妞、打群架,体现了少年身上的旺盛野性;管虎的《老炮儿》表现的则是历经社会变迁后迟暮之年的“六爷”对“江湖规矩”的维护。

苏雷
苏雷认为,大家区别大院文化和胡同文化其实是人为进行划沟,事实上并没有大院文化和民间文化。文化都是一个祖宗,识字以后就有文化了。总有人说那时候没有阳光灿烂,血色就不浪漫,这就是各人有各人的爱好,划分这个没意义。真正的过来人,大院的人总爱提大院的事,民间的总爱提胡同的事。
苏雷说:“我年轻时阅人无数、交友万千的经历使我在早期的写作生活中结识了马未都、王朔、冯小刚等一帮悟性极高的兄弟,这几位后来在各自的领域都干得风生水起……老天爷说得对,人生路上有‘妖精’,看着他们到处抛头颅洒狗血,我又重操旧业,开始了兴风作浪的写作。”
苏雷认为,王朔、冯小刚、马未都这群小伙伴这都属于妖精,有超人的记忆力,尤其是马未都,能看出尺寸、味道。王朔悟性很高。写出的东西也不错,是有人性的。实
《地安门》中不仅记述了作者年轻时的热血回忆,也封存了年轻时与一众哥们儿的珍贵照片,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讲述六七十年代的北京青春 引众多影视公司洽谈
《地安门》背景取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北京,地安门附近的孩子们在小学时承袭老北京文化,钓鱼、听戏、下棋,停课后更是整日走街串巷。受说书人、戏曲艺人的影响,他们立志成为“对亲人、对朋友有用的人”,凭着从评书和戏文中体悟的道理走南闯北,从北京到上海、哈尔滨、海南……一路仗义疏财,救人于危难,不亦乐乎。他们的成长经历和美国作家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相仿,使《地安门》成为一部以地安门为源头的公路小说,50后的成长也是“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作者所在的地安门中学前身是顺天中学堂,也叫过北京市立高级中学,是在清末维新运动推动下,光绪皇帝1898年9月19日批准筹办,1901年7月开办,钦定了校名顺天中学堂,校址就在地安门外大街59号兵将局旧址。仅地安门中学的历史故事就值得书写成一部独立的作品。
小说中的陈星的“干妈”彩云仙四岁登台演出,是一位新中国成立前就已家喻户晓的老艺人,出道时,天津“云家班”在上海滩打擂台,历经波折终于站稳脚跟,这段往事在小说中描述得淋漓尽致,完全可作为一个单独的故事改编为影视作品。
作者苏雷称,这部小说浓缩了很多故事细节,都可以敷衍成独立的作品,目前已有很多影视公司看好这个大IP项目,寻求合作开发。
【书籍信息】

书名:地安门
作者:苏雷
定价:39.80元
作者介绍:
苏雷,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编剧。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其戏剧作品数次获得文化部“文华奖”,全国优秀剧本奖,中国戏剧家协会“金狮奖”,并被全国几十家话剧院团搬演。
小说代表作:《八戒》《下辈子变只鸟》《魅力试验》等。
话剧代表作:《火神与秋女》《父亲的车站》《灵魂出窍》《疯狂过年车》等。
内容介绍:
《地安门》是一部与王朔的《动物凶猛》齐肩、堪称“《老炮儿》前传”的长篇小说。作者“资深老炮儿”苏雷在早期的写作生活中结识了马未都、王朔、冯小刚等一众北京“老炮儿”,在十五六岁的年纪“抛头颅洒狗血”,本书镌刻下当年地安门中学停课前后少年们真正做到“说走就走”的躁动青春。
小说《地安门》中,“我”(陈星)和雪坎、酸梨、小胖等“铁磁”从小在地安门附近的八旗子弟、干部子弟聚居区长大,立志成为“对亲人、对朋友有用的人”。陈星受鼓楼后的说书人干爹影响,在地安门中学停课期间,他和朋友们闯荡天下,凭着从讲义故事里悟出的人生道理和三寸不烂之舌一次次摆脱困境,广结义友,变得成熟。荒诞而灰暗的岁月在他们“兴风作浪”的青春荷尔蒙浸染下变成“阳光灿烂的日子”。
《地安门》展示了50后一代北京“老炮儿”们别样的青春岁月,以及20世纪中期整个中国的社会风貌。作者苏雷经过多年酝酿朝花夕拾的作品为《地安门》镀上了美国作家凯鲁亚克作品《在路上》的经典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