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5月5日下午,由中国工人出版社主办的顾保孜新作《毛泽东真情实录:1949—1976》图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副总编辑李阳主持,中国工人出版社社长芮宗金对《毛泽东真情实录》的策划与出版做了总体介绍。该书作者顾保孜女士也亲临现场,分享了她的创作经历与感想。《北京青年报》 《北京晚报》、《中华读书报》、光明网、新浪读书、搜狐文化、凤凰读书等媒体也对此次发布会作了现场报道。
作为著名红墙女作家,顾保孜的这部《毛泽东真情实录:1949—1976》延续了之前的风格,从历史的细节着手去发掘新中国后的若干大事件,以珍贵的历史照片穿针引线,给读者带去的是一段立体的、充满血肉与情感的历史。全书共分十章,真实记录了1949至1976年二十年间与一代伟人毛泽东相关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国事风云。尤其将他与各位政治高层、风云人物间的关系追根溯源,细数他们之间从革命时期到共和国建设时期的情谊、嫌隙、甚至裂变,为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毛泽东时代。

“红墙女作家”顾保孜在发布会现场
当下的出版界,以毛泽东为主题的图书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而《毛泽东真情实录》与其他同题材图书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全书聚焦毛泽东的真情实感,从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世界出发去反演建国后毛泽东时代的历史风云,感受领袖人物的常人之心。除了书的内容引人入胜以外,本书还是唯一一本集中了从新中国成立到毛泽东同志逝世的专职摄影记者侯波、钱嗣杰、杜修贤等著名摄影家珍贵作品的图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还原了领袖形象。
本书的出版引起多方关注。与会代表对《毛泽东真情实录》的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其详实的内容、涉及到的历史事件以及重要意义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国工人出版社社长芮宗金指出:在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中,毛泽东同志表现出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雄才大略与领导艺术已经成为几代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共同记忆。可以说在1949年至1976年这段时间没有谁比毛泽东更加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中国。伟人和他的事业已成历史,但如何从伟人身上不断发掘其闪光,以文化推动今天的社会发展是我们出版人的使命。
本书作者顾保孜,被誉为“红墙女作家”,曾多次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解放军图书奖等奖项。她在发布会中强调了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性,她说:作品与其说是用手敲出来的,不如说是用脚写出来的。为了保证作品真实可信并捕捉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每一个历史细节,她要实地走访,查阅大量档案,获得第一手资料。她并不希求自己的文字能够让所有读者接受,之希望通过自己的如实叙述,写出历史的色彩,还原伟人的平凡,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进入历史,体味往昔。

现场年轻读者与顾保孜交流
在新书发布会现场,顾保孜与参会听众交流了当下环境中重新认知甚至解构、贬低伟人的潮流,她认为公众阅读历史、认识历史事件时,需要考虑到当时的状况,历史的起因和结果都要去考虑,才能更全面地评价伟人与历史的关系。她笑称在发布会看到许多面孔如此年轻,而她经历过的时代,许多境况是现在的人无法体验的;与此呼应的则是她们这些“老一辈”也没预料到现今人们的生活会有这么大的变化。顾保孜还在现场展示了部分她从毛泽东等人的摄影师手中搜集到的珍贵照片,许多照片从未在媒体上发表过,她细细讲述每张照片后的故事,从闪光灯背后的角度带人们去感受那个时代的历史脉搏。
毛泽东在宏观的历史视野里渐行渐远了,但在作家顾保孜笔下,毛泽东微观的情感世界却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的审美空间。当一代伟人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这些具象元素在年轻人的记忆里变得越来越模糊的时候,他的真性情将会在现实的认知活动中变得越来越清晰。
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毛泽东真情实录》作为一次文化契机与尝试,对于正确深刻地了解这位中国领袖具有非凡的意义。

毛泽东真情实录:1949-1976
作 者:顾保孜,杜修贤
出 版 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5
该书稿则从人物关系的线索入手,梳理出毛泽东与书中提及各位领导人间的关系,并且追根溯源,将毛泽东与各人物之间从革命时期到共和国建设时期的情谊、嫌隙、甚至裂变等条分缕析,生动得呈现在作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