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亚当 尼科尔森给新一代人重新诠释了荷马,详尽地记叙了荷马的生平,以及他的两部史诗诞生的过程,从《伊利亚特》的粗犷雄奇到《奥德赛》的温谨绵密。
从尼科尔森诗一般的文字中,你可以看到《荷马史诗》对诗人——雪莱和济慈的影响;对哲学家——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影响,对城市、对草原的影响。简而言之,荷马存在于欧洲的每一处海滩。
尼科尔森说:就某种角度而言,荷马检视了人生最糟糕的层面,尤其是《伊里亚德》,这会让人严肃起来。而且他不提供任何抚慰。战士大部分都死得凄惨,而他们死后也没有天堂,他们全都下了冥府。
但荷马想表达的重点是:在这充满困境与磨难的世界,真正美丽的东西是爱——尽管暴力很真实,人们还是有爱人的可能。

《荷马3000年》
作者:亚当 尼科尔森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4
定价:52.00元
分类: 历史
作者介绍:
(英)亚当 尼科尔森,英国历史学者和作家。出身文坛世家,曾在剑桥伊顿公学接受教育。著有《纽约时报》畅销书《上帝的大臣》 《海的房间》《西辛赫斯特》等。其中《西辛赫斯特》获得2009年“英国皇家翁达杰文学奖”。他还曾获毛姆文学奖、海涅曼图书奖、英国地形学奖,是英国皇家文学协会会员、苏格兰考古学会会员。
译者吴果锦,英语文学翻译。主要译作有《国王的演讲》、《预见力》、《谁拯救了农场》、《伊丽莎白女王传》等。
内容介绍:
本书的核心是一对互相依赖的问题:荷马从何而来?又为何重要?我深知荷马的巨部史诗艰深晦涩,令人望而却步,但我依然坚信他对于战争和苦难的描写依然能够关照天命、残忍、人性及其脆弱,以及无法逃离的宇宙。这不只是我的信念,也的确是个难以解释的事实。为何东方地中海青铜时代——也许是四千年前——写就的故事,如达雅般陌生,如努瓦阿图般遥远,却依然能够对我们产生影响?我们又如何能与如此遥远的事物产生如此亲近之感?
也许先回答问题的做法并不明智,因为很可能问题本身提的便不恰当,不过这个国家长于世故,带有目的的想法总不会徒劳。另外,一切开始之前先讲故事也是荷马的典型技法。于是乎,如果你要问荷马史诗为何出现、怎样出现,而它们又确实出现了,以及荷马为何又怎样变得如此重要,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并无二致:因为荷马向我们讲述了我们如何成为现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