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二战中美友好合作影像》:没有照片就没有真相

时间:2016-03-28 11:00   来源:凤凰读书

  1942年春,中国远征军出战缅甸,是抗日援英、保路卫国的伟大壮举。 “国家记忆”系列第三部作品《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二战中美友好合作影像》收录了记录这一壮举的珍贵图片。展示和出版这些图片,是该书编者越众历史影像馆及出版方中信出版社以尊重历史的方式,向为了人类和平事业贡献出热血青春甚至生命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缅印战区是参加国最多的战场,计有中、美、英、印、缅、日六国军队直接参战,还有英联邦其他少量成员国军人非成建制参战。人类的这一段战争史,对于全球联合反恐的今天,具有很强启示性。这一战场是中国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惟一取得战略胜利的战场。中国军队的出色表现得到盟国与敌国的共同肯定。

  在此期间,美国通信兵团164照相兵连曾在中缅印战区拍摄了数万张抗战照片,并且录制了很多极其珍贵的影像材料。抗战时期的中国,相机属于难得的奢侈品。尽管当时中国的新闻机构派出了不少记者,沿中印公路一线随军采访,写了不少新闻稿件,但拥有相机并能拍摄照片者为数寥寥。因此,当后来者欲直观地回望这段交织着血与火的民族抗战历史时,未有感谢昔日的盟友美国军人为国人记录下的鲜活影像。

  多年来,这些震撼人心的历史史料一直在美国国家档案馆里保存着,少有人问津。2010年,多位中国与美国民间学者自筹经费,亲赴美国档案馆,历时两个多月,从中整理出了所有的远征军及盟军影像资料。这些珍贵的资料包括23000余张战地照片和超过一百个小时的动态影像记录。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二战中美友好合作影像》中这些从数万张图片中遴选出的图片,均出自美国国家档案馆,并通过策展人、专家和学者撰写图片注释、导读等文字,帮助读者了解历史背景,更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影像的力量。

  《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二战中美友好合作影像》由抗战史泰斗杨天石作序,抗战史研究者余戈、萨苏领衔导读、中国远征军第五十师师长潘裕昆外孙晏欢参与编写,堪称“国家记忆”系列的一次重磅回归。余戈表示,在“读图时代”,人们常常感叹,“没有照片就没有真相”。照片中所呈现的广阔领域和生动细节,不仅能让人们突破对历史概念化的理解,甚至颠覆头脑中某些想当然式的固有印象。汇集于该书中的照片,大致可以回答诸如抗战后期“仗是怎样打的”、“谁在为抗战出力”、“谁是中国的盟友”、“中国能否打下去”、“胜利是否可以预期”等抽象问题。对于时下围绕抗战历史的种种唇枪舌剑式的口水仗,虽然没有把握完全偃息,至少也能让人置身昔日的历史影响前默默静思。这正是照片所拥有的力量。

  【书籍信息】

  书名:《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二战中美友好合作影像》

  作者:越众历史影像馆

  定价:78.00

  ISBN:978-7-5086-5697-7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3月

  内容简介

  二战期间,美国通信兵团164照相兵连曾在中缅印战区拍摄了数万张抗战照片,并且录制了很多极其珍贵的影像材料。多年来,这些震撼人心的历史史料一直在美国国家档案馆里保存着,少有人问津。2010年,多位中国与美国民间学者自筹经费,亲赴美国档案馆,历时两个多月,从中整理出了所有的远征军及盟军影像资料。这些珍贵的资料包括23000余张战地照片和超过一百个小时的动态影像记录。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本书中这些从数万张图片中遴选出的图片,均出自美国国家档案馆,并通过策展人、专家和学者撰写图片注释、导读等文字,帮助读者了解历史背景,更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影像的力量。

  作者简介

  越众历史影像馆(Yuezhong Museum of Historical Images)坐落于深圳市,是一所集收藏、研究、展示为一体的民办非盈利学术机构,以中国历史题材的影像资料为收藏及研究方向,深度挖掘“藏在海外的中国记忆”和“散落民间的深圳记忆”,影像类别包括城市风光、民生、风物、战争、当代纪实等方面内容;面向全球公立机构或私人藏家收集相关藏品。

  越众历史影像馆有着强大的专家团队作为学术支撑——专家委员会由历史学、影像、博物馆学等人文社科领域中的著名专家、学者、纪录片制作人、摄影师、策展人、专业媒体等组成,是影像馆的主要咨询机构和智库;北京电影学院资深教授、中国纪录片泰斗司徒兆敦先生及抗战名将史迪威将军的外孙前美军上校约翰 伊斯布鲁克先生是影像馆两位名誉馆长。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