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名背后,他经历了怎样的别样人生?光环与荣耀,他又将如何面对和抉择?人生浮沉,匆匆过往,几多美好,几多苦涩?关于生活和未来,他又将何去何从?
吴彤最新散文力作《吴彤们》,或许能够告诉我们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和答案。
“吴彤们”背后的故事
提起吴彤,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关于其人,关于其事,不能不可谓“名动京城”。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轮回乐队主唱,到丝绸之路乐团中跨界艺术的践行者和引领者,深谙音乐之“笙”和艺术真谛的吴彤,在实现华丽转身的同时,也义不容辞承担起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的责任和使命。
他默默耕耘,收获颇丰。
2010年2月,凭借《快乐》与马友友等人一同获得第52届格莱美最佳跨界古典专辑奖。2011年,荣获金号奖“2011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跨界歌手奖”。2012年,获得华美协进社年度国际音乐家大奖。
作为眼下炙手可热的音乐艺术家,吴彤的一举一动无不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随着吴彤最新散文集《吴彤们》的问世,必将再次引起广大读者和乐迷的追捧以及媒体的热议。
那么,有的读者不禁要问,“吴彤们”之名到底从何而来呢?
在《吴彤们》一书的开篇,吴彤给出了答案:
那“吴彤们”又是从何而来呢?这是亦师亦友的姚谦先生的建议。……细想起来也确实如他所说,吴彤的“们”字,就是在大家眼中那些不同的我。
“用自己的名字作书名,对我来说是有些不安的。……对于名利,我懒,也不屑。”
吴彤开门见山、开篇点题,其坦率的个性和洒脱的性情,由此可见一斑。
《吴彤们》写的是音乐和故事,品的却是艺术和人生。而读者从中感受最多的——则是处世的哲学和生活的智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吴彤”。
那么,在每一个朋友或者读者眼中,到底,哪个“吴彤”才是真正的吴彤呢?
与众不同的“吴彤们”
人生的主题和音乐的旋律贯穿《吴彤们》的始终,在平实质朴的行文里,在丰富细腻的情思中,吴彤一如既往地平心静气、不温不火。默默回首人生过往的起落浮沉,深情回忆父母、亲朋、生活的点点滴滴,百感交集、令人动容。
说到底,音乐才是吴彤安身立命的灵魂。传统和现代,民俗和摇滚,吴彤游走其间,又游刃有余。
在导演王家卫眼中,吴彤更像音乐上的“一个放浪形骸的痞子”。
在亦师亦友的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看来,“吴彤的言行是包含了君子兼音乐家特质的典范”。
而在台湾音乐人姚谦的心目中,他一直相信,吴彤的艺术生命能够超越有限的一辈子,他的作品将会超越时间的限制。所有接触过吴彤的音乐或其本人的人,都会安静地与他一样不声张地支持着吴彤。
关于光环和名利,吴彤心平气和,他只是非常享受“从生活中拣取、酝酿、破土而出的创作过程”。对于“成功”,吴彤始终坦然面对,因为他不想被“成功所绑架”。
吴彤在书中如是感慨——
它们如树木,如花朵,扎根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无论未来是盛放还是凋零,都构成了这旅途中的风景,活生生的,一派天然!
洗净纤尘,追寻自我
名如其人,人如其声。
吴彤用他的音乐和旋律,诠释了一个音乐家眼中的别样人生。
吴彤的音乐人生,就像乐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备受瞩目的同时,他以丰富的创作和出色的作品,带给人们以爽心悦目的记忆和感动。
艺术,源自生活,又超越生活。
透过《吴彤们》这面清澈的镜子,不但映照出一位音乐家的美丽人生,也凝练了一种沉静而悠远的智慧和意境。
“我爱民歌,因为那一首首洗尽铅华的民歌,正是音乐本来的样子。”
静水深流,大音希声。洗净纤尘,回归生活的本与真。
或许,这就是《吴彤们》带给我们的真正的人生启示。
【书籍信息】
书名:吴彤们
作者:吴彤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3月
作者介绍
吴彤,跨界音乐人,民乐演奏家,1971年9月21日出生于北京民乐世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1992年,参与创建“轮回”乐队,担任乐队主唱。1993年,他把宋词《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改编为《烽火扬州路》,将民乐与摇滚融合起来,影响了中国民族化摇滚,使轮回乐队为人所知。2010年8月,推出专辑《我一直听见你的笙音》,凭借《春秋配》《塔玲珑》分别荣获2011年台湾传统暨艺术音乐金曲奖最佳作词人与最佳编曲人两项大奖。2010年2月凭借《快乐》同马友友等人一同获得第52届格莱美最佳跨界古典专辑奖。2011年荣获金号奖“2011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跨界歌手奖”。2012年荣获华美协进社年度国际音乐家大奖。
内容介绍:
跨界音乐人、民乐演奏家吴彤首次出书,用亲笔写作的方式,讲述人生中那些或有趣、或传奇、或意味深长的瞬间,分享一个音乐人眼中灵动而美丽的世界。
《吴彤们》分为笙音们、创作们、朋友们、往事们、生活们、旅途们六个部分。吴彤和读者分享了他的创作经历和成果,记述了与众多音乐家的合作过程,回顾了他的成长和生活历程。配有近百幅的图片,生动地呈现了吴彤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
《吴彤们》特殊的经历,优美的文字,精彩的图片,读者从中可以近距离地看到一个音乐家的真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