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伊斯坦布尔死亡纪事》
作者:【土耳其】艾哈迈德 于米特
译者:白玮琪
ISBN:978-7-5327-6931-5
出版时间:2015年8月
定价:59元
上架建议:外国文学
【内容简介】
在土耳其著名城市伊斯坦布尔,七天之内接连发生七桩命案。负责案件侦查工作的是总探长内夫扎特 阿克曼。随着案件的发展,内夫扎特发现了一个离奇之处:七桩命案的死者皆被丢弃在城中的著名地标性历史建筑附近,譬如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 凯末尔 阿塔蒂尔克的大理石雕像、君士坦丁纪念柱、黄金城门、圣索菲亚大教堂、法蒂赫清真寺、托普卡帕皇宫、苏莱曼尼亚清真寺,等等。凶手到底是谁?是与死者关系密切且为了经济利益大肆破坏历史遗迹的阿戴姆 耶兹丹,还是为保护城市遗迹不惜一切努力的伊斯坦布尔防卫联盟?抑或对伊斯坦布尔这座古城的历史和遗迹都非常熟悉和了解的女专家莱伊拉 巴尔肯?通过巧妙的设计,于米特带领读者亲历了伊斯坦布尔一千多年来的重要时刻,见证了历史的辉煌与残破,让这座古城的风采跃然纸上。
【作者/译者简介】
艾哈迈德 于米特是土耳其现当代顶尖的犯罪惊悚作家,至今已出版二十多部作品,仅在本国销量便超过一百万册,新作动辄首印十万册,往往一上市就立刻再版,并已被翻译成英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丹麦文、希腊文、保加利亚文、阿拉伯文和韩文十种语言。于米特年轻时曾在莫斯科留学,是热血的共产党员。在80年代土耳其军事独裁统治时期,他积极参加地下民主运动。他以诗和短篇小说进入文坛,以推理小说闻名于世,成功将政治和历史感与谋杀谜团熔铸于一炉。
【重要评荐】
就惊悚小说家而言,没有人能与艾哈迈德 于米特更优秀了。——土耳其《今日扎曼报》
这部精彩的小说从头至尾一直吸引着我,直到最后时刻我才得以解开书中的谜团。——亚马逊网站书评
于米特的小说捕捉到了今天的伊斯坦布尔,同时也蕴藏着这座城市昔日的众多辉煌。还有比这更好的城市献礼吗?——记者朱丽雅 哈特
【精彩书摘】
新月与星曜
受害者双眼直瞪着阿塔蒂尔克。他约莫五十岁。双臂高举过头,手部被尼龙线捆绑起来,掌面相对,仿佛是在做祷告一般。受害者的脚朝向大海,长而整齐的灰白头发披散在纪念碑的大理石基面上;米黄色衬衣和褐色皮夹克的领子上沾着斑斑血迹。稀疏的花白胡须半遮掩住一道直达喉部的深重割痕,我猜测那可能就是致死的原因。虽然对这般场景并不陌生,盯着尸体看仍是叫人反胃。或许是因为眼下才只是日出拂晓之际,或说得更简单些,这还只是一年才起头的时候,我不知道。我转过头去,看着大海,晨光里,浓重的蓝色波纹随着时间的流走而生出变化,深浅不定。
两艘受过猛击的老旧渡轮,承载着历经磨难的海员们行驶而过,在平缓起伏的蓝色海面上留下一道道泡沫。无力的光芒伴着轻风弥漫于萨拉基里奥角,空气里充盈着海水的味道和一缕甜意;在我身后,一条沥青大道向上直抵皇宫,两旁排列着正待开出花儿的树木。我记起旧时的日子来,那些美好的旧时日子,童年时候在伊斯坦布尔的日子,那些拼凑起来的画面,遥远的声音,模糊记忆中的场景……无论我是否竭力回想,所有这一切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清晰。
我忽然察觉有人在看我。我抬起头,和他正面相对,那人借着衰败的月光对我一番打量。正值衰败的月光,却让人觉得在分秒流转里愈发光亮起来。冰冷的寒意游走在我的骨髓里。我把视线从月亮上移开,竖起外套领子。
“你怎么想?只是该死的巧合吗?”
这声音在广场里引起轻微的回响,随后便消逝在发出温柔的潺潺声的海水里了。这是阿利,他正注视着那尊青铜色的阿塔蒂尔克雕像。问题并没有特别指向我们中的任何人,开口回答的是扎因奈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