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注定不一样的中国思路 原初》

时间:2015-11-09 07:38   来源:中国网

  

  《中国思路》这样的著作之所以一再引起我的兴趣,大概是因为汤一介的那个观点——要了解中国的今天,必须了解中国的昨天。

  汤一介这个观点当然是既简单又深刻。举个浅显的例子,中国人为什么在很多事上漫不经心?中国人有钱了,中国土豪为什么丢人丢到了满世界,到哪里都大声喧哗、随地吐痰,其毫无下限的不顾社会公德却又泰然自若、轻车熟路的程度正到处在闪瞎西方文明人的钛合金狗眼?乃至于连东南亚很多观光地都受不了中国人,给中国游客单独辟出一间厕所。中国人在世界各地简直成了不折不扣的“黄祸”。

  “仓禀实”为什么不“知礼节”?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人民为什么是这幅让人大跌眼镜的面貌?这个背后就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原因。

  这样说吧,西方社会所说的公德,在中国有没有?有!假如你到北京街头问路,老北京不但给你把路指了,你要一不小心问起对国家领导人有什么看法,他马上不计口水成本地一直给你扯到联合国、美国总统奥巴马,你马上会庆幸人类还没有征服银河系。中国人对于“公”的概念是什么?国家、天下,注意,并不是社会。

  中国人还有一个更大的特色,重私德而不重公德。我就有这样的亲戚,在北京的饭店一起吃饭,吃到中间,他呼啦一声就吓到邻座的外国友人。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是我们村镇里会处事、会做人、敬上爱下、礼节周到的一个人。要说和他在一起让人“如沐春风”,那有点肉麻了,但亲情满满、体贴周到的感受还是有的。

  中国人注重血缘、注重“关系”,对亲近的人能舍己利他,这在西方人是难以想象的。西方人的特点是,在没有违反法律和规则的条件下,你敢鸟我?舍己为人,凭什么?中国人民一碰到灾祸首先想投亲靠友,美国人民一有事首先想到联邦政府。这就是差异。所以,社会的概念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淡漠的。而这就是文化传统。

  既然说到传统,它的形成就非止一日。人的成长是一个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正确的、好的经验就被保留下来,形成了传统,受伤害的经验也被刻骨铭心的记住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当然也是如此。最原初的思想,也就来自最原始的经验,而这是我们能从《中国思路》中看到的宝贵的东西。

  《中国思路》这样的书就能带动我们保留和继承那些正确、可贵的文化经验。为什么说是可贵的?它是古人中的睿智之士历经生死而总结出的治愈生命的验方,面对迷茫的指南,留给他的后代的宝贵精神财产。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