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卫追求李秋丽用了三个月,起初没少碰钉子。“我觉得这个女孩子很活泼、漂亮,就问她能不能做我女朋友,她回答不行。后来我才知道,东方女人喜欢含蓄,追她们需要多些时间和耐心。”大卫开始动脑筋,在校园里处心积虑地制造“偶遇”。吃饭的时候,李秋丽能看到大卫,买东西的时候又能看到他,站在宿舍阳台上看风景,这个黑黑的小伙子还是会出现在视野里。李秋丽开始对他有了兴趣。“当时我以为他是有女朋友的,因为有次去他宿舍的时候,看到门口有女孩子的鞋子。”有两个广外的女孩经常去找大卫,李秋丽以为其中一个是他女朋友,心想黑人果然不可靠,有女朋友了还说喜欢我。
“听说非洲黑人可以娶四个老婆,你当心被骗哦。”女伴提醒李秋丽。
说起青春往事,大卫哈哈大笑:“我信基督,只能有一个老婆。”再次表白的时候,他很慎重,先请李秋丽去酒吧喝酒,然后请她去宿舍坐坐,放浪漫的音乐,两人又喝了点儿酒。估计气氛差不多了,大卫说:“请你相信,我真的没有女朋友……”
“好吧。”李秋丽回答。
吃在广州
天秀大厦矗立在雨中。
这座36层高、镶满绿色玻璃的大厦,是小北路的地标建筑,也是广州最著名的中非贸易集散地。大厦里密布的几百家商铺和写字间,大部分经营者是非洲人,剩下的也是和非洲人做生意的中国老板。天秀大厦门前是三条主干道的交叉口,高架桥和铁轨纵横交错,有个造型扭曲的天桥连接各个路口,天桥上有举着“PHOTO”牌子的摊贩。很多黑人来到广州,第一件事就是站在天桥上,以天秀大厦为背景拍张照片,寄给远在非洲的家人,告诉他们广州有多么繁华,遍地是金,发财指日可待。
不过2000年天秀大厦落成时,业主大都是中国人,广州还没有现在这么多黑人。“我是天秀大厦最早的租户。”沙巴餐厅老板阿里?伊士麦尔莱自豪地说,他已经在中国生活了15年,如果可能,他希望永远不要离开中国,“我会在这里待到死为止。”
阿里来自也门,这是阿拉伯半岛西南端的国家,隔着狭窄的红海和亚丁湾,与非洲大陆毗邻。在广州,因为各种机缘巧合,阿里本人也像他的国家一样,成了阿拉伯世界里连接中东和非洲的枢纽——在天秀大厦一层的沙巴清真餐厅里,400多平米的空间坐满了边吃东西边谈生意的穆斯林,除了几个中国服务生,餐厅里几乎全是黑皮肤。“这里是黑人的据点,很少有中国客人来吃饭。”阿里的助手卢小姐说,“但是我觉得我们餐厅的食物很好吃,你也可以尝尝看。”餐厅的菜单上有几十种地道的清真菜品,价格不便宜,但确实很受附近的黑人欢迎。从开业至今,沙巴餐厅的生意一直很红火。
阿里原本经营着一家国际贸易公司,曾经在印度尼西亚待了10年,15年前第一次来广州,在陶瓷大厦租了一间档口批发服装。2002年天秀大厦的商铺开始营业,距离陶瓷大厦只有500米,阿里敏锐地意识到了商机。“陆续有一些非洲商人到这边来做生意,因为在广州拿货比香港更便宜。做生意的人需要一个见面谈话的地方,需要一起吃饭,有饭吃才能稳定下来。”越来越多的黑人客商来到广州,而能满足他们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业链条还未建立起来。当时整个广州的清真餐厅都很少,阿里就因为找不到习惯的食物而备感痛苦,他决定自己开家餐厅。
大卫和李秋丽也选择天秀大厦作为生意的起点,两人租下了大厦里的一间档口。那已经是2007年了,随着黑人的大量进驻,天秀大厦的本地业主开始纷纷搬走,以前定位商住一体的高档楼盘,逐渐变成非洲商人的贸易中心。围绕着天秀大厦的小北路、登峰街、环市中路等街区,一直延伸到三元里、广园西路一带,聚集了无数黑皮肤的商人。“2008年以前最多的时候,常住广州的黑人大约有2万人,流动人口可能还有6万人左右。”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李志刚是研究广州外来移民问题的学者,但他也无法准确统计黑人的数量,因为很多黑人并没有在中国的出入境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坊间流传着另一种未经证实的说法:广州有大约20万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