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红色影像》——留住战火硝烟中的细节与瞬间

时间:2015-07-02 10:14   来源:凤凰网读书

  几十载沧海桑田,看神州人间巨变。弹指之间,抗日战争的胜利已经过去整整70年。逝水般的岁月流去,当年英勇奋斗的那一代人大都作古;而对今天在工业化、信息化和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来说,那场改变祖国命运的战争已是那样遥远。现实是历史的沿续,懂得昨天才能明确今天的前进方向,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最形象、生动的历史学习方法,便是重温影像资料。

  近日,由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大型历史画册《红色影像》,历经数十年搜集整理,选录了20世纪30至50年代反映红色军队的近300幅珍贵照片,这些照片从万余张旧底片中精选而来,其中不乏聂荣臻、叶挺、耿飚、邓发、吕正操等共产党将领的摄影作品,绝大部分照片都是首次出版。通过阅读,人们仿佛身临其境,回到了昔日的烽火年代。

  《红色影像》的新书发布会于2015年7月4日在北京举办,著名摄影理论家、《红色影像》一书的编著者司苏实表示,20世纪上半叶是一段充满战乱纷扰的岁月,但仍然有一批中国摄影人,经历了红军时期、长征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坚持用自己的镜头,记录着历史的细节,使我们有机会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回望那些战火硝烟中的瞬间,感觉那些曾经鲜活的真实。这批摄影人沙飞为代表,他提出了著名的“摄影武器论”,发展出独立且风格鲜明的摄影语言,培养了大量的摄影人才,建立了完备的报道摄影体系,构成了中国摄影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影像》记录的不仅仅是与共产党发发展成长过程相关的人与事,更是历史长河中无数普通人的平凡的身影,他们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为了国家的兴亡、民族的自强,默默地倾尽所有,甚至是牺牲生命。如果没有这批奔走在前线的摄影人将这些普遍人作为“镜头前确实存在过这些被摄物”记录下来,那么这些平凡身影的不凡贡献,将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模糊淡化,也将没有人记得,照片上的战士、民兵、儿童团员、妇女自卫队都是确实存在的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冲锋、撤退、抢救伤员、支援前线、民主选举都是在中华大地上发生过的。

  除照片外,《红色影像》还收录了司苏实撰写的长文《红色影像的发展脉络及作品研读》,认真梳理了红色影像在中国大陆的发展脉络、影响范围、历史贡献、观念沿革和个性特征,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及学术意义。

  《红色影像》由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少将作序,并得到著名摄影家、1992年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获得者刘香成推荐,获国家重点图书项目资助。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