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伯力城审判》出版 人类历史上首次对细菌战罪行的审判

时间:2015-05-06 16:12   来源:凤凰网读书

  

《伯力城审判》出版 人类历史上首次对细菌战罪行的审判

  【出版信息】

  作者:孙家红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5

  定价:68元

  ISBN:978-7-5108-3419-6

  【内容简介】

  二战结束后,战争罪犯的审判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体现了人类对于公平正义的普遍追求。但在1946-1948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中,在”冷战“阴云的笼罩下,由于某些大国的操控、掩护,当年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严重细菌战罪行,最终竟没有被提起诉讼,主要细菌战罪犯也得以逃脱法网,铸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最大的”漏罪“之举。

  有鉴于此,1949年底苏联在其远东城市伯力城(Khabarovsk)就日军在战争期间”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的罪行,对包括最后一任关东军总司令山田乙三等人在内的12名日本战犯公开审判。这场审判第一次全面揭示了日军在中国东北进行活体实验、实施细菌战争等严重罪行,劣迹斑斑,令人发指。这场审判是二战以后,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针对细菌战罪行的国际大审判,开创了人类公开审判细菌战争犯罪的先河,具有重大意义。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复杂原因,导致这场审判长期湮没,很少为国人所知。

  《伯力城审判:沉默半个世纪的证言》一书,系根据苏联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50年出版发行的《前日本陆军军人因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被控案审判材料》中文版编校整理而成。该书记录了伯力城审判全过程,再现了预审、庭审、举证质证、终审判决等各个环节,资料原始,细节生动,国内罕见。本次编校整理,重版再现,并与该书英、日等文版本互校,厘正原书诸多讹误。不仅为研究提供难得史料,更希望世人不忘战争历史,共期和平未来!

  【作者简介】

  孙家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长期从事法律和历史研究,曾出版《清代的死刑监候》等多部著作。

  【序言】

  代序:从”拒绝遗忘“到”正视历史“(节录)

  文/孙家红

  今年(二〇一五年)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的第七十年。可以想见,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当年参战各国,将会有多种多样的活动来纪念这场旷日持久、创巨痛深的人类浩劫,关于这场战争的记忆将被大规模唤醒,许多战争往事则会以形形色色的方式,重新涌入现时人们的生活当中。在这抚今追昔的庄严时刻,本文所要论及的是一场近乎被国人遗忘、但十分重要的战后国际审判活动--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五至三十日,在前苏联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Khabarovsk)针对日军”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的战争罪行,对包括最后一任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等人在内的十二名日本战犯进行的公开审判。因为哈巴罗夫斯克原属中国领土,在汉语中旧名”伯力城“,故这场审判又名”伯力城审判“或”伯力审判“(KhabarovskTrial)。

  伯力城审判产生于特定的国际时势背景下,长期遭受人为”曲解“和掩饰,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二战后,关于战犯的国际军事审判,最著名者莫过于纽伦堡审判(NurembergTrials,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至一九四六年十月一日)和东京审判(TokyoTrials,一九四六年一月十九日至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二日),此二者不仅为战争犯罪审判开辟崭新纪元,更衍生若干国际法律规范,对形塑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影响深远。历来关于这两场审判的研究者和研究成果众多,也最为国人熟知。但就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惩处而言,与日本军国主义所犯下的诸般战争罪行相比,太过局限。即如关于日本战争罪行的揭露发现,乃至相关战犯的审判追责,都很不彻底,或曰存在严重的”漏罪“问题。仅就中国所遭受的战争苦难来说,在数十年日本侵华战争中,除常规战争带来的破坏摧残、奸淫掳掠等暴行外,还有更令人发指的,日军利用中国人进行的各类”活体实验“、a细菌武器开发、实施细菌战等罪行。

编辑:普燕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