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台湾散文名家简媜的老年书写

时间:2015-05-01 07:49   来源:新华悦读

  [书籍信息]

  书名:《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

  作者:简媜

  定价:42元

  ISBN: 978-7-5354-7612-8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简介]

  简媜,台湾宜兰人。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当代散文名家,笔下摇曳姿纵,言人之所不能言,但谨守纪律,轻易不逾越文法尺度,收放之间看得出旺盛过人之血色,却始终维持着一种从容的学院气息。曾获“中国文艺协会”散文创作类文艺奖章、梁实秋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中国时报》散文奖首奖等,是《台湾文学经典》最年轻的入选者,也是台湾文坛最无争议的实力派女作家,自诩为“不可救药的散文爱好者”。

  著有《水问》《只缘身在此山中》《微晕的树林》《梦游书》《胭脂盆地》《女儿红》《红婴仔》《天涯海角——福尔摩沙抒情诗》《旧情复燃》《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顽童小番茄》等。

  [内容简介]

  简媜给老年找了个美丽的名字,银闪闪的地方,但实际上年老既不美、也不浪漫。

  她以令人思省的散文文字,广泛地观照思考“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由周遭亲人的故事触及到整体社会层面,一路从肉身、人生、老化、疾病到死亡的生命现场仔仔细细彻底探勘,在问题间穿行并找寻出路,可说是一本全面探讨老年议题的“生死书”。

  这是一本生者的“完全手册”,老者的“百科全书”,

  病者的“照护指南”,逝者的“祈福祷文”。

  五十岁以上的人应该要随身一本携带以防万一,

  五十岁以下则应该每晚睡前翻读一章,日日砥砺。

  完整涵盖健康、心灵、理财、寓居、伦理亲情、社会参与、长期照护、临终准备与葬仪等层面,综观身与心的安顿。

  这本散文集,分五辑,有贴近生活的亲情故事,也有诙谐幽默现场“live”,作者通过她从生活里观察和感悟的生死学,向读者娓娓诉说人世浮生的悲欢交集。全文一篇篇小故事,涵盖了健康、心灵、理财、寓居、亲情、社会、病痛、临终、殡仪等层面,反映当下老年化的社会,人们在面对“生老病死”的态度与思想。

  从初老、渐老、耄耋、病役到死亡,简媜以寓言式的魔幻奔想,仔细勾勒“老人共和国”里的鎏银岁月,以深情至性的柔笔追想至亲晚年,娓娓述说人世浮生的悲欣交集及侍病伴老历程之爱憎孤寂,既见机智幽默的优雅自嘲,亦是急急切切苦口婆心的警世诤言——肉身是浪荡的独木舟,每个人生都是一只装着悲欢离合的包袱,包袱里有各自的欢愉与憾恨。在她笔下,生老病死转化为一座蕴藏智慧宝石的矿脉,值得一生开采。

  [编辑推荐]

  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留意过他们老去的痕迹吗?

  数年前的一天,简媜在超市看到一位八旬老妇努力想扣衣服的扣子,却怎么也扣不上,让她这个站在一旁的陌生人十分不忍。简媜放下自己的大包小包,没有做任何解释,径直上前给老人扣上扣子。老人缓缓地说“谢谢”,这句话让简媜眼中含泪——当我们老的时候,必须依赖陌生人的同情与体贴,这样的老年生活是多么可怕啊。

  好的作家是生命与痛苦的先知,小至自我,大到社会。不约而同的,这几年不少得奖的艺术作品都是老年题材,从大热的《桃姐》到刚刚摘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桂冠的《爱·慕》。

  生命初始,人生指导手册从胎教、幼儿教养、青春期、婚姻、退休规划、养生等等无一不备,却对老年学甚至死亡学避而不谈,仿佛不谈,死亡就不会找上门。

  可是,总会有这么一天,

  你发现妈妈的厨房不再像以前那么干净

  你发现父亲的花草树木已渐荒废

  你发现家中的地板衣柜经常沾满灰尘

  你发现父母不再爱吃青脆的蔬果

  你发现父母喜欢吃稀饭

  你发现他们过马路行动反应都慢了

  你发觉他们不再爱出门……

  如果有这么一天,我要告诉你,你要警觉父母真的已经老了,器官已经退化到需要别人照料了。

  每个人都会老,父母比我们先老。

  为人子女者要切记,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来,孝顺要及时。

  而,如果有一天,你像他们一样老时,你希望怎么过?

编辑:李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