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读大一的时候,有一天,她哭着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当父母的声音从电话另一端传来的时候,希拉里放声大哭起来。她哭诉的内容大致如下:
“我来这所学校算是来错了,这里到处都是尖子生,有无数的豪门子弟,还有很多成绩拔尖的学生。而我学习却很吃力,我都快要彻底放弃数学和物理了,法语老师一听到我的发音就尽情讽刺挖苦……我想回家,不管怎么说,我都没有聪明到在这里学习的地步。”
的确如此,希拉里只是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女儿,唯有的一次海外旅行也不过是高中时去加拿大看了一趟尼亚加拉瀑布而已。与此相比,她的同学不是从小就在国外生活, 就是每到假期便乘坐私人飞机环球旅行的富家子弟。
而且,这些同学还都有着不亚于芭比娃娃的美丽容颜,衣橱里挂满了价值上万美金一套的衣服,每个周末都开着高档车去常青藤盟校约会。反观希拉里,貌不出众,身穿的衣服也普普通通,更别谈有辆车了。
据《希拉里传》的作者所述,希拉里在大学时代初期曾给高中同学写信倾诉自己的郁闷、紧张与怯懦,想要努力进取却总是感觉被落在后面……这些都反映了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女性内心的彷徨。
大学毕业后,希拉里在阿拉斯加打工,却以上当受骗告终。那时她在一家鲢鱼加工厂做着苦役一般的工作,负责清除鲢鱼的黏液,在血水没过膝盖的仓库中,她每天的工作就是用手指掏出鱼的内脏。
然而,工厂厂长似乎是在戏弄希拉里,在工厂撤出阿拉斯加的前一天,找个借口便解雇了希拉里。厂长叫希拉里“明天过来领工资”,而当希拉里次日赶到工厂时,却发现工厂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希拉里在华盛顿做实习生的时候还差点遭受性侵犯。一次,迈阿密举行拍卖会,希拉里和其他女实习生一起受到邀请,她们入住到枫丹白露酒店。一天晚上,几个心术不正的政客借着酒劲溜进了她们的房间,丑态百出,他们在侵犯其他女实习生的同时也逐渐摸到了希拉里的身边。
但是,当时的希拉里只能选择忍气吞声,因为这些政客们虽然品行恶劣,却能够呼风唤雨,倘若有些许不快的表示,很可能就会被这些人找个借口炒掉,失去白宫实习生的职位。希拉里唯一能做的就是躲开这些好色之徒,离开房间。于是她逃了出来。
希拉里在印第安纳州担任当时的总统候选人乔治·卡特选举办公室总指挥时,一个男性选举工作人员曾当面对她进行羞辱,口吐狂言说:
“住口!我们会按照我们的方式做事!没有必要事事向你汇报!”
当时的希拉里有什么反应呢?她大惊失色,哀求他不要再有这样的举动,还浑身发抖躲到了外边。
那今天我们认识的希拉里在哪里呢?我们熟悉的希拉里绝不是这样的女性,而是一个自信得有些傲慢的女强人:聪敏过人,能够看穿世界上一切骗人的把戏。假若有哪个男人胆敢在她面前放肆,会立刻交给警察逮捕;假若有部下胆大妄为,公然违抗自己的命令,她会马上收回权力,将其赶出团队,让他再也别想踏进团队半步。我们印象中的希拉里不正是这样刚强的形象吗?可是,有关青年希拉里的资料却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和现在完全不一样的希拉里,在她年轻的时候,希拉里和其他平凡的女孩一样,缺乏自信,软弱可欺,容易受到伤害。
02 希拉里式心理调整法:对着镜子自言自语希拉里所有的变化都基于她在实践中贯彻了以下两条原则:
第一, 不要像母亲那样生活;
第二, 精神上要与父亲决裂。
希拉里在卫尔斯利女子大学时的同学证实希拉里上大学时总是像念咒语似的背诵下面的话:
“我不要像母亲那样生活,绝不,绝不!”
希拉里不想重蹈覆辙,因此,她最需要做的就是从内心深处剔除印刻在心的典型懦弱女性——母亲的形象。
然而,颠覆自己从婴儿时期就开始观察的,自始至终屈从于父亲领导般统治的母亲形象着实不易,这也意味着,她需要彻底否定生育自己、抚养自己、世上最爱自己的人的生活方式。
这既是恐怖的挑战,也是不敬的背叛,但要把支配自己过去生活的两位皇帝——休·罗德姆和多萝西·夏威尔赶下台,让希拉里自己坐在皇帝宝座上,这是唯一的办法。
希拉里选择了自言自语战略来成功实施精神政变,即暂时合上书本,对着镜子说话。若边说边用手指轻轻按摩面部,效果会更好。
“我越来越漂亮了,越来越充满自信了。明天的我会比今天更漂亮!更有魅力!”
虔诚地说上十遍,刚开始可能你还会质疑这是什么玩意,从第六遍开始,感觉就会变得不一样了。当你说完十遍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你会感到脸真的变漂亮了,自信心也有了。内心深处的话语会拥有魔法般的力量,自言自语战略的效果正在于此。
每当内心里想到像母亲那样生活也没有那么糟糕的时候,每当自己流露出懦弱的想法,打算依靠父亲这个强大权威的时候,希拉里都会不由自主地大声呼喊:
“我不要像母亲那样生活,绝不,绝不!”
自言自语战略实施一年后,在这个背叛父亲既定人生道路的倔强女孩面前,终于展现出一个无比广阔的世界。
03 希拉里的学习方法:结识更优秀的人 利用男友进入哈佛秘密学习俱乐部怎样才能成为小组的第一名呢?比以往更加努力地学习就能成为第一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其余人一定也会比以往更加努力。
要想成为这个小组中的第一名,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找到比这个小组的学习方法高一个层次的小组,也就是想方设法进入由各个学校第一名构成的小组,掌握他们的学习方法。
卫尔斯利女大是名牌大学,聚集着全美成绩优秀的女性,但她们并不是全美学习最好的学生,成绩最好的学生去了哈佛。这意味着卫尔斯利汇集着高中时各个班级的第一名,而哈佛则拥有各个学校的第一名。
初进名牌大学的新生们普遍有挫折感,自己一直到高中毕业都是周围人眼中的好学生,在学校备受瞩目,一进大学却“沦落”为无人理睬的普通学生。希拉里也感受到了这些变化。
但是,希拉里没有被挫折感击倒,她认真思考成为卫尔斯利第一名的方法。要实现这一点,就要用其他的学习方法来武装自己,也就是要学会那些被誉为天才的哈佛“书呆子”们的学习方法。
但哈佛学生素来以排外而出名,哈佛的秘密学习俱乐部也从不接收外校学生。然而,想进入俱乐部也不是全无办法,成为秘密学习俱乐部会员的女朋友不就可以了吗?
秘密学习俱乐部由一群知心好友们组成,希拉里打算做其中一名会员的女朋友,这样就可以结识他的朋友,进而参加他们的活动。当然,参加学习活动并非易事,但假如反复劝说男友,不断地将自己的学识才智展现给男友的朋友,最终就会变不可能为可能。于是,希拉里制订出作战计划后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很快,希拉里成了哈佛大学三年级学生杰夫·希尔兹的女朋友,接着又结识了男友的朋友,没过多久,她就成了男友所在的“哈佛书呆子俱乐部”的非正式会员。希拉里在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了新的学习方法和辩论方法。下面就是希拉里和哈佛“书呆子”俱乐部选择的一部分讨论主题:
“怎样把握世界上的矛盾?”
“怎样看待民权问题和越南战争?”
“世界上存在绝对道德吗?还是只存在相对道德?”
当绝大多数女生和与自己水平相近的朋友们在一起,对明星或者男人、美食或者时尚津津乐道,消磨时光的时候,希拉里却在和哈佛的高材生们就政治、理念、时事等各类深刻的问题展开激烈的探讨和辩论。希拉里的特殊能力正是利用这些被别人浪费掉的时间逐渐积累起来的。
杰夫·希尔兹对自己这位热衷于钻研和辩论的女朋友刮目相看。数十年后的一天,他在接受《希拉里传》的作者专访时讲了下面一番话:
“我至今仍然清晰记得与希拉里一起谈话的场景,她和我,还有其他朋友一起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我们主要喜欢就政治、道德、理念等主题展开探讨和辩论……无论对希拉里还是对我,这都是一个自我领悟、提高的时刻……我们的爱情谈不上热烈,也许用不愠不火来形容才最合适……”
04 真正的性感:十人中七人愿意做希拉里情人一些20几岁女性是这样定义性感的:
“20岁的时候长出蓓蕾,23~26岁的时候花朵绽放,27岁是个转折点,花儿逐渐凋谢,到了30岁就开始褪色。但是,无论年龄大小,做母亲的那一瞬间好像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消失了。”
希拉里28岁的时候做了母亲,如今她已经年过六旬。我向10名男士询问过同样一个问题:“你们是否曾经认为希拉里不仅美丽,而且还能强烈地感受到她的性感呢?”这10人中,大学生、保险经纪人、公司职员、待业青年、医生、CEO、教授等7人的回答都是“是的”。这真是一个令人吃惊的答案,坦白说,我自己从来没有认为希拉里性感。我继续问这7位男士:
“假如希拉里与比尔·克林顿离婚,说想嫁给你,你会同意吗?”
他们回答:“有这种可能性。”我接着又对他们抛出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问题:
“假如希拉里只是一时花心才接近你,而你明知她花心还会答应吗?”
他们的回答如下:
“我会很激动地同意。”
“我会备感荣幸地答应下来。”
“能够成为希拉里的恋人,我一辈子都会很自豪。”
“即便如此也会很幸福。”
真是没天理了……但他们的话却反映了他们的个人取向。
此后,一直到我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都一直在询问男人们是否认为希拉里性感,回答大多是肯定的。他们为什么会从希拉里身上找到性感的感觉呢?原因很多,希拉里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女性之一,她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她似乎比男人更强大等等。所有这些理由都可以归结为——希拉里有“能力”让男人感到“性感”。
女人30岁后,能力就等同于美貌和资本。大家想想看,30多岁的女人,即使花尽心思努力修饰外表,能比得过20来岁的小姑娘吗?能仅凭外貌打败她们从而牢牢抓住男人的心吗?绝不可能。
但是,有一技之长的女性就不一样了,例如名字经常出现在主流媒体中的女性经理人,出色的画家、演员、作家,还有靠自力更生白手起家积累财富的勤劳女性,会让男人们感受到强烈的魅力。
这些女性具有的性感才是真正的性感。漂亮的面孔,窈窕身材之类的由身体魅力带来的性感仅仅是在满足男人们的生理欲望。而源自内心的性感才能触动男人们的灵魂,因为这种性感源自人类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