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比死好,但所有人终究都得面对死亡。我89岁了,没必要回避这个问题。与其陷入昏迷长期卧床,我宁愿选择快速离世。”
——《李光耀观天下》

“媒体误报李光耀去世”网络截图

“媒体误报李光耀去世”网络截图
昨天晚间,“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因肺炎感染病重不治,享年91岁”的重磅新闻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位置。在一片讶异、悲痛、惋惜的转发中,李光耀成功的“被死亡”,甚至更有媒体将此报道为“新加坡开国总理李显龙逝世”。面对此番“名不对人”的新闻内容,网络上的讨论热度很快就达到了升温的效果。随后,“媒体误报李光耀去世”的辟谣新闻便打脸般的出现在人们眼前。“网上流传一个冒充新加坡总理公署网站文告的截图,称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已经逝世。新加坡亚洲新闻台及联合早报向总理公署查证,它未发布任何新信息,总理公署呼吁公众查证消息来源的链接。与此同时,总理公署已经就这起假文告事件报警。”究其初始,引发了此番连串乌龙事件的罪魁祸首竟是一句简单的“据外媒”。
很多人眼中的李光耀,都带有“新加坡国父”的光环,但同时,他也是一位明星作者。《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李光耀回忆录》、《李光耀观天下》等经典著作都出自他的笔下。政客之书,总会让人忍不住翻上一番。随后你会发现,跃于纸上的不再是简单的文字,更是他的另一个世界。年近九旬的李光耀曾在《李光耀观天下》一书中谈及对生死的看法时称,“生比死好,但所有人终究都得面对死亡。我89岁了,没必要回避这个问题。与其陷入昏迷长期卧床,我宁愿选择快速离世。”如果现在有人采访李光耀对此次乌龙事件的感想时,也许他会说,去看我的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