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张艺谋文学策划回应出书争议:随时听候法庭传唤

时间:2015-03-04 08: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张艺谋文学策划回应出书争议:随时听候法庭传唤

  资料图:张艺谋(左)与张伟平

  张艺谋与张伟平,曾在中国电影圈有“黄金搭档”之称,却于2012年分道扬镳,当时曾引得各界议论不断。2015年2月26日,张艺谋文学策划师周晓枫新书《宿命:孤独张艺谋》(以下简称《宿命》)部分内容曝光,涉及“二张”翻脸内情,被媒体称为“斥张伟平‘十宗罪’”,迅速成为娱乐圈关注焦点。为此,记者多方联系进行采访。3月2日,周晓枫通过新书出版方发来答记者问,对相关问题作出回应。

  解密《宿命》:张艺谋尊重我的创作自由?写书曾有犹豫

  约三年前,“二张”分手的新闻曾引起轩然大波,而本次新书爆料,张艺谋作为当事人,被很多人猜测授意、授权周晓枫撰写该书,为其“洗白”。周晓枫说,涉及隐私的部分需要让当事人知情,其他作为旁观者的评论则无须张艺谋授权,“我从陈婷那里拷贝了他们家的影集交给出版社挑选,使用这些图像资料,出版社需要授权。”

  动笔的时候,周晓枫没有透露任何消息,直到样稿完成,她将之交付张艺谋与庞丽薇以便核实时间、地点与人物等是否无误,那也是为了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张艺谋见到打出来的十几万字很惊讶,没想到我事先没有节目预报。”

  同样,针对书中对自身的评价,乃至讽刺和批评,张艺谋也没有做出任何调整与修改,“那是属于我的看法和观点,他无权干涉。张艺谋渴望创作自由,也会尊重我的创作自由。”

  不过,周晓枫透露,自己本性善良懦弱,惧怕冲突,写书的时候也一直在犹豫是否要避实击虚,但最终还是希望自己的写作能够“修辞立其诚”,“结果写成这样,像个生性鲁莽的人不会说客气话。”

  至于创作初衷,周晓枫则一语带过,“在前言《有所知》里已经讲得很清楚,大家可以去看书。”

  回应争议:《宿命》非复仇之书?内容可查真伪?

  《宿命》一书之所以还未上市便引发巨大关注,很大的一个原因便是涉及当年沸沸扬扬的“二张分手风波”,更有媒体直接以“斥张伟平‘十宗罪’”来概括这本书的内容。但周晓枫强调,如果《宿命》是挑衅之书那没什么价值,“请注意,书名是《宿命》,不是《宿敌》。”

  “我写的是张艺谋的性格和命运,张伟平和其他人物一样,只是刻画张艺谋所需要的素材。娱乐新闻热炒的‘十宗罪’,把我的形象搞成替主子叫阵的狗腿子,非我初衷。”周晓枫坦率的表示。

  其实在书里,周晓枫在描写张艺谋的时候也有“不客气”,换句话说,她对二者都有批评,也都留了分寸,“我尽量不涉及隐私,尽量考虑彼此的尊严和面子。《宿命》不像媒体说的是一本复仇之书,我既无兴趣、也无体能去从事摔跤运动。”

  在媒体曝出消息后,不少网友马上展开对书中内容的真伪性的争论:是否有采访内容?一些内幕消息如何得知?周晓枫说,自己的记录来自于当事人的沟通,“张艺谋不是一个愿意主动倾诉的人,但我什么事儿都直眉瞪眼地追问,逐渐获得一些答案。书里涉及的人物众多,之所以有姓名、时间和地点,就是为了方便大家去查验真伪。”

  直面指责:准备好人证物证?随时听候法庭传唤

  在《宿命》一书部分内容曝光后,张伟平的新画面公司很快做出反应并发出声明,表示“张艺谋为了卖书,又一次恶意炒作,无中生有,满嘴谎言”,同时表示“新画面会用事实真相和法律的手段戳穿他的谎言”。

  对张伟平方面发布的声明,周晓枫似乎没有太多意外。她告诉记者,张伟平对此立即做出反应符合他的性格。最开始她曾猜测对方会用泼脏水的方法把张艺谋的名声搞臭,这样又陷入“狗咬狗”的局面,对张艺谋的打击算是“为民除害”,并没想到新画面会选择对簿公堂。

  “法律诉讼便于社会监督,公开且公正,非常好。这回没有‘下三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周晓枫同时表示,已经准备好物证和人证,随时听候法庭传唤。

  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在一定程度上,周晓枫还是难以预测这本书引发的争论乃至导致的后果。她说,不知道埋伏在短暂或漫长道路的那端是什么,是否从此难以摆脱追剿的阴影,“那些慷慨为我提供避难所的朋友,铭感于心。”

  根据出版社透露,周晓枫3月4日即将出国,联系之前她曾有过“更劲爆内容留作自保”之谈,这一举动立即引起外界“出国是否为避祸”的猜想。周晓枫对此没有做出直接回答,她仅表示,为了维护生活和内心的平静,需要出去躲避一段时间,“虽说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躲到十四,也是美好的。”

编辑:吴晓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