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刘震云新作 《我不是潘金莲》首发

时间:2014-11-30 14:37   来源:京华时报

  昨天,刘震云最新小说《我不是潘金莲》在京举行首发式,评论家白烨、雷达、张颐武、张清华等出席。新书讲述了一个农村妇女告状的故事,刘震云强调这不是一部政治小说,而是探寻喜剧和荒诞底线的“底线小说”。

  ▲刘震云出席新书首发式。

  本报讯(记者吕莉红 实习记者吴洋)昨天,刘震云最新小说《我不是潘金莲》在京举行首发式,评论家白烨、雷达、张颐武、张清华等出席。新书讲述了一个农村妇女告状的故事,刘震云强调这不是一部政治小说,而是探寻喜剧和荒诞底线的“底线小说”。

  繁体版同步首发

  《我不是潘金莲》简体版与台湾繁体中文版于昨天同步首发。书中的女主人公名叫李雪莲,她为生二胎经历了一场荒诞的离婚案,还莫名背上了潘金莲的恶名。为了证明之前的离婚是假的,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她走上了告状路——从镇里告到县里、市里,甚至误打误撞到了北京的人民大会堂,把法院庭长、院长、县长乃至市长一举拖下马,但她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刘震云介绍,《我不是潘金莲》是《一句顶一万句》的兄妹篇,两者在事儿上没延续,但理儿上有延续,“《一句顶一万句》是表达在人群中想找到一句话很难;《我不是潘金莲》书名还可以叫做《一万句顶一句》,是慨叹在人群中想纠正一句话更难。李雪莲用几乎一辈子的时间,想在人群中纠正一句话,却越纠正越糊涂,本来是一件特别小的事,一个家庭离婚案,最后却闹成了全国大事。”

  否认是政治小说

  刘震云强调,这部小说貌似写了官场百态,但不是一部政治小说,“文学也可以写非常好的政治小说,但一定不是文学的基本,政治是政治,文学是文学。一桩家务事变成一件国家大事,这个过程和逻辑不仅仅是政治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他称,《我不是潘金莲》实际上想表达生活背后的喜剧和荒诞逻辑,可以说是一部探寻喜剧和荒诞底线的底线小说,这个底线比道德还要深得多。

  序言是正文15倍

  几位评论家对《我不是潘金莲》发表看法。雷达认为,刘震云以倾听的姿态和狂欢化的叙事表述民间智慧,独具特色。张颐武说,《我不是潘金莲》写了一长一短两个故事,“我觉得这本书能分开评奖,短的获鲁迅短篇奖,长的获茅盾文学奖。”书中,前267页李雪莲的故事被设置成序言,最后17页的短篇故事才是正文。

  张清华认为,刘震云的小说中有着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国人的人性以及整个社会的关照,“中国社会的复杂性需要伟大作家通过生动精彩的故事来呈现,就像巴尔扎克用《人间喜剧》来表现法国历史一样。”白烨盛赞刘震云的创作,“新世纪第一个十年最好的小说是《一句顶一万句》,第二个十年最好的小说,《我不是潘金莲》至少是其中之一。我觉得现在有很多作家捉襟见肘,但刘震云的创作如履平地、游刃有余,他是最让我期待的作家。”他认为《我不是潘金莲》以小见大,以个别的事例反映普遍性问题,对计划生育、以权谋私等问题进行了深度反思。

  (记者吕莉红 吴平)

  朱镕基身世之谜

  毛泽东咋选女秘书?

  周恩来六大惊人事

  习近平"家风"揭秘

  十大元帅"原名"曝光

  领导人月薪揭秘

  邓小平与女星合影

  彭德怀"无后"真相

  朱镕基大学生活秘事

  李鹏之女忆父晚年

  习仲勋眼中的周恩来

  杨开慧手稿揭秘

编辑:李岳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