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连环劫》被评另类悬疑网络小说 专家:受卡夫卡影响

时间:2014-10-28 08:29   来源:新华悦读

《连环劫》被评另类悬疑网络小说 专家:受卡夫卡影响

  老九 著 /2014-6-1/作家出版社

   26日,老九中短篇小说集《连环劫》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由河北省作协、中国煤矿作协、作家出版社联合主办。

   在作品集中,小说《连环劫》讲述了复兴煤矿的一起死亡事故,借助推理小说模式,描写了当下众生相,是老九“复兴煤矿”系列小说中的重要一篇。作者采取了典型的“多角度叙事”,且更自由、更舒放,在充满悬疑色彩的故事里表达了对社会的严肃思考。

   作者老九原名杨佑田,曾当过井下工、洗煤工、修理工,后一直在煤企从事宣传工作。近一年来,老九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多部工业题材小说。

   2013年《连环劫》在国内外500多家门户网站上线,据不完全统计,点击量达8000多万次,评论100多万条。

   不仅是在网络上的热度,《连环劫》的诸多方面也都引起各方关注。

   真伪难辨的原始材料 如同生活本身

   小说从一个名叫罐橛的普通矿工和市委书记张弓子在井下的意外死亡展开。

   评论家胡平首先肯定了小说写法上的新意,“整个推理过程,公安、警方、当局都没有出现,小说将笔墨聚集在当事人的人物关系上,彻底把内容转向事件,改变了以往把目光分散的缺点”。

   书中与此案有关联的人物丁如林、老九、老叫驴、白大勤、劳娜等纷纷登场,每个人的叙述又互相矛盾;刑侦手记和网络帖子交相辉映,但悬念起伏跌宕,没有定论。

   网络上以悬疑见长的小说不在少数,而《连环劫》的精彩更在于叙事方式,胡平认为“他以一种没有经过辨识的、梳理的、判断的方式,连续呈现出原始材料。有证言、网上的帖子、刑侦的手记,真伪难辨、乱七八糟、互相冲突,就如同生活本身。这种叙事手法,更大地激起了读者的好奇心”。

   “一切从人物出发”,在评论家雷达眼中也是作品具有一定魅力值的秘密,“以人物的口述、口语化的独白,甚至话剧化的台词叙述,都是作品重要的特色。”

   煤矿工人之间的口头文学

   老九原是煤矿工人,“复兴煤矿”系列又写的是煤矿里的人和事,评论家梁鸿鹰注意到,“和炼钢的人聊天与和拉煤的人聊天是不一样的,和公安聊天与和教书的人聊天也是不一样的,实际上一个行业有一个行业的口头文学,小说里就能看到煤矿工人之间的口头文学”。

   比如,作品里一开始就死亡的主人公罐橛,书里这样介绍他的名字,“罐橛何物?一根粗短铁棒,插在煤矿井上下用的联结铁罐的罐环中间,实心的,结实、牢靠、坚挺、简单、质扑、沉重、不怕撅,不怕摔打……他爸给他起这个名儿的用意,是儿子好养活,就像山里男孩儿叫石头,矿工的儿子,当然就该叫罐橛。”

   “这一下子把煤矿的生活气息带来了”,雷达说,“众生相的展开,甚至还涉及国外、生计、子女、背叛等话题,这些东西都是生活的显示,越过了表象,越过了案件,呈现出煤矿多重多样的精神生态,显示出这部作品最有价值的部分。”但同时雷达指出老九在“艺术的生活化”上还有遗憾,“一些没有经过艺术化的生活直接放到小说,就会形成小说文本的一个问题”。

   有可能成为网络小说里的一个另类

   小说最早是作为网络文学放在网上,后来才变成今天的纸媒形式。关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方面的话题,此前有专家指出,《连环劫》总体上是现实主义小说,但很好地汲取了当下网络小说的写作技巧,走了一条整合之路,而且整合得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这种整合的观点也基本得到与会专家认可。

   作家李东华认为,在《连环劫》中,“很明显可以看到有像卡夫卡等文学大师的影响,冷峻的文字,黑色幽默以及淡淡的反讽,所以他能以短篇幅容纳很大的社会内容,也可以以思想的体量来取胜,同时这篇小说也可以看到批判现实主义的光芒。这些使他摆脱了一般网络类型化小说仅仅只停留在消遣性的享乐主义的层面,他提供给读者一种对生存深度的探察。”

   评论家白烨表示很难归类,“作品里面表现出来的意趣或者反差还比较大,他的小说有一种内雅外俗,或者从整个作品看起来,有一种先俗后雅的感觉,”白烨认为他有可能沿着目前这个写法成为网络通俗小说里面的一个另类,“从网络小说里面来讲没有人这么写,没有人把底层民情写得这么鲜活和丰厚。而放在纸质媒体里也很少看见这样的作品,没有人写得这么通俗,或者这么炫,它明显带有网络的特点。”杨舟

编辑:吴晓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