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首部深入剖析唐太宗治国方略的新书《唐太宗治国风云录——盛世是这样治理的》近日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8月2日,本书作者韩昇在北京图书大厦以“唐太宗治下的官场生态”为题做了一场演讲。文化学者、畅销书作家赵珩应邀出席。
韩昇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曾通过生物遗传学和历史学的跨学科联合研究,首次成功找到曹操宗族基因,探索出文理科合作研究中国历史的新路子,并在央视《百家讲坛》先后开讲《盛唐的背影》、《寻找曹操》和《风云唐太宗》等多个系列节目。
“贞观之治”被称为历代帝王绝赞的治国典范,《唐太宗治国风云录》即以《贞观政要》为蓝本,精妙剖析了史上最强帝王唐太宗缔造最强帝国的全过程。全书从接手亡隋的烂摊子说起,深入剖析了唐太宗从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的三大谋划:实现治国理念的重大转变、出台国民双赢的政治制度、建立开放自信的核心价值观。书中详细讲述了唐太宗在治国先正君、以人为镜、顶层设计设计、官员铨选、反对腐败、施行仁政和俭约慎行方面所采取的理念及制度设置,最大程度地还原了盛世传奇的历史真相,为我们当下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鲜活借鉴。
韩昇认为,唐太宗打造唐朝盛世既离不开他自己个人高度的历史自觉,更得益于他举世无双的优秀团队和良好的官场生态。韩昇总结了唐朝在用人和维护官场良好生态方面做到了关键的三点:其一,官员管理制度化、法制化。唐朝的法律有百分之六十是针对官员的,律令格式对官员的权责利做了明确界定,很少有灰色地点,官员只需严格遵守程序规范,便可以坐稳官位。其二,强调岗位职责忠诚。官员对国家、朝廷,或者对人民的忠诚,最终都要归根于对岗位职责的履行上。其三,注重巡视,防微杜渐。监管严格、巡视经常化是唐太宗时期“打老虎”很少出现的重要原因,很多官员在问题很小的时候就被提醒、制止,既保护了官员本身,又保证了用人制度的良性延续。这与当今社会强调法制化、制度化的很多做法不谋而合。
据出版方透露,《唐太宗治国风云录》出版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有读者评价,该书资料丰富、视野开阔、分析透彻,涉猎、覆盖大量的人物与历史细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