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俞敏洪:要每天生活在让自己进步的环境中

时间:2014-07-21 08:31   来源:解放日报

俞敏洪:要每天生活在让自己进步的环境中

  前不久,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俞敏洪和80后作家刘同进行了一场题为《60后PK80后,当梦想照进现实》的对话。经活动主办方授权,本版精编了俞敏洪的演讲内容,以飨读者。

  谈金钱 ◆

  生命喜悦和物质条件并不直接相关

  新东方有很多80后员工,他们觉得负担很重,主要的麻烦就是要车、要房,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没有追逐真正的生命本质的东西。

  我不是说不要钱,当你租一个房子,你不用还房贷,也还有足够的生活费,甚至还有旅游费用,你为什么不租一个房子过得更加轻松呢?这是第一。第二,并不是你租房子以后就不再努力了,你要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你的关注点必须是每年能让你进步的事情,这个进步不光是金钱上的进步,而且在生活上、工作上也要进步。

  我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当时10000美元把我卡死了,我想到美国一所州立大学去留学,就差10000美金。所以不要计算你的生命达不到的东西,要计算你生命的进步速度。我在北大的地下室住过4年,在10平方米的房子里住了6年。那个地下室只有6平方米,根本放不下一张大床,也没有窗户,我跟我老婆当时已经结婚,两人住在一张小床上,就是北大学生宿舍里的那种小床。那几年是我们生命中最亲密的时光。生命的喜悦和物质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关联。

  谈就业 ◆

  甭管什么工作先干了再说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一方面确实工作难找,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们也确实没有为找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现在的学生从大学就开始实习,但是有些学生并没有培养自己个人的整体素质。比如我参与应届毕业生招聘时,第一个问题就是“请问你最近读了多少本书”。有的学生根本回答不出来,也有同学说“我今年读了三四十本书”,我说“你讲一下你读过的书中印象最深的三本书”。我这是在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能把书中印象深的东西分析总结出来,这些都是能力。有了这些能力之后,我再考察他的专业知识。实际上这是一个平时积累的过程。我为什么当年毕业后能够留在北大?并不是我想留就留下来的,而是我的老师觉得我读书多,英文水平不错,词汇量大,所以把我留下来。

  第二个是心态问题。我特别希望大学生毕业以后,甭管什么工作,先干了再说。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新东方最初成立的时候,没有钱雇有水平的人来工作,所以我雇的都是下岗工人,四五十岁的。其中一位下岗女工在新东方扫了七八年的厕所,她走的时候我觉得应该给她一些奖励。当时新东方刚刚股份化,每一股1块钱人民币,现在是30美元。因为她打扫卫生如此干净,对学生服务那么好,所以她走的时候,给了她5万元人民币的股份。大家算算现在值多少钱?扫厕所扫出来的。

  我再讲个简单的故事,高盛的前老总,名字我想不起来了。他本来是高盛总部收发室的一个职员,因为收发信件的缘故,经常会跟老总打交道,结果老总觉得这个孩子工作态度特别认真,人也不笨,就开始慢慢教他。过了20多年,他成了高盛的一把手。

  所以,一定是先在工作岗位上,不管什么工作,先锻炼自己,在这中间再给自己空间和时间去寻找新的机会。

编辑:吴晓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