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原英国《曼彻斯特卫报》(现《卫报》)驻中国记者H·J田伯烈于1938年所编著的《日军在中国的暴行》的英文原版书封面。 本组图片均由记者熊明摄

在1938年由国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译本书中,添加了不少记录侵华日军暴行的真实照片。

1986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译本。
7月8日下午,重庆图书馆对外披露了《日军在中国的暴行》一书,是由原英国《曼彻斯特卫报》(现《卫报》)驻中国记者H·J田伯烈于1938年所编著的英文原版书。据了解,在这本书里,这名英国记者客观还原南京大屠杀等暴行,真实再现了日军在1937-1938年间在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
“这本书最早为国立罗斯福图书馆(重庆图书馆前身)所珍藏,我们是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前夕对馆内的二战文献进行整理时发现的。”重庆图书馆馆长任竞说。
据介绍,这本《日军在中国的暴行》出版于1938年,全英文,为第一版,原本藏于重庆图书馆外文文献区。
那么这样珍贵的图书又是如何来到重庆图书馆呢?“根据本书最早为国立罗斯福图书馆所珍藏,估计是源于图书馆成立之时美国方面的捐赠图书。”任竞说。
记者在翻阅此书后发现,这本以英国记者田伯烈的日记作为主体的图书,包括“南京的活地狱”、“劫掠屠杀奸淫”、“甜蜜的欺骗和血腥的行动”、“恶魔重重”、“华北的恐怖”、“黑暗笼罩下之城市”、“空袭与死亡”、“恶魔的阴谋”和“结论”等9个章节以及七篇附录,共计222页。
此外,记者还发现,此书在记录日军在南京犯下罪行的同时,也对日军在华北等地犯下的罪行以及中国造成的财产损失进行了详细记录,特别在该书的122页,更是引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统计数据,用表格的形式详细反映了由于日军侵略对公共租界内的工业所造成的破坏。
作为一本记录日军暴行的图书,这本书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田伯烈的报道作为证据出现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所犯下的罪行进行有力控诉。”任竞说。
在重庆图书馆研究馆员、抗战史专家王志昆看来,作为较早出版的记载日军暴行的图书,该书为研究中日战争的历史提供了第一手原始文献。“这本书面市之后,国民出版社邀请了著名学者郭沫若为其作序,并对其进行了翻译,并在当年7月以《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为书名推出了中译本,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大都是该书的中译本,此次对外公布的英文原版可以说是首次与重庆读者见面。”
此外,任竞表示,重庆图书馆总共藏有三种版本的《日军在中国的暴行》(后两版书名略有不同),“除了此次公布的英文原版,我们还藏有1938年由国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译本以及1986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译本。”由于年代都较为久远,这些图书都暂不外借,读者只可在重庆图书馆内进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