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湖光心影:一个老者的智慧低语

时间:2014-06-27 08:56   来源:搜狐读书频道

湖光心影:一个老者的智慧低语

  书 名:湖光心影

  作 者:苏连硕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简介:

  苏连硕,天津宝坻人,1940 年生,自幼丧父,在叔、姑关爱扶助下长大,成人。

  先后就学于南开中学、沧州师院。读书时即喜欢文学。毕业后执教高中语文三十九年。清晨笔耕,白日舌耕。弟子超过三千,以散文为主体的各类文章亦逾三千。安静读书,安静写作。不慕辉煌,但也不自甘黯淡;不奢伟大,但也不自甘平庸。不趋时尚,不逐风标,不慕虚名,融于自然,感悟人生,独抒性灵。三十年来,黎明写作,无愧晨曦,无愧自我。

  早年写诗,中年起将诗的激情与联想,融入于散文、随笔的写作形式之中。

  花甲之年,清居津郊湖畔,依然保持清醒的热情,以真面孔,真性情,亲切平和的真文字,使作品日渐显示出思想、灵感、语言的真功力。其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及报纸副刊;被收录于十多部精美散文集,有的被收入中考、高考题库,有的被选作范文,有的被国家相关部门荐为中学阅读篇目。

  主笔的报刊专栏有“我妈 100 岁”、“人到老年”、“黎明茶座”、“湖光心影”等。已出版散文集《榴圆小品》、《黎明星宇》、《黎明吻痕》,随笔集《黎明回声》、《养生益寿百诀》。

  其曰:孝顺望百老母,享受儿孙孝心;清茶淡酒相佐,键盘雅书相伴——以为晚年人间至乐。

  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学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会员、天津杂文研究会会员。

  内容简介:

  《湖光心影》的引人之处在于,作者非如一般老年人爱回顾往事,而是游湖健身,积极诉求每天的感与悟。不回忆就年轻啊!由人工的景看出自然的色,看到了人与人、与自然的关联,从作者笔触下的水畔湖光依稀看到了茵梦湖的影子。

  ·可贵处仍不在文字的说教,还是在于作者拿起笔来以身作则地练炼着自己的身与心。

  ·年轻时无暇顾及,一生操忙,如今不再与天地人奋斗,不必追求成就,玩点文化,玩个心畅。

  ·作者在倡导一种老年生活的方式,营造一种退休文化的氛围,以黄昏颂夕照明老有所衷的好心态,自己发掘出一隅生活欢欣和谐的情境……

  ·是部“为老人折枝”之作,篇篇文中充盈着“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在表现劳动母亲价值情怀的同时,充分表达作者对百岁母亲的爱戴深情,凸现出作者之爱——爱今日的幸福生活。

  ·《湖光心影:》正如其名,是作者感时感怀的心路记叙、是为陶情娱己而作的篇章集录,可是,《朝花夕拾》中鲁迅说过:“墨子兼爱,杨子为我……若做出书来给别人看,便变成‘为人’了。”这也是我们在今天的老龄化社会编辑出版苏连硕先生这部《湖光心影》的初衷吧。

  书摘正文

  第一辑 湖畔行吟录

  夕阳之魅

  好久没有见到这样的夕阳了,何其美,何其魅。

  这是多么难觅的夕阳啊,在郊外,在湖畔。

  沿水边台阶拾级而下,即临碧绿、澄澈的湖水了。细心可聆轻漪微涌石块的叮咚声。将视线从脚下渐往湖中心延移,一束亮烁着夕照斑斓绚丽的光芒,直延伸到对岸,粼粼水波轻昵地簇拥着它,它又那么深挚地浸融于水中,如醉如痴,如梦如幻,更显得神奇、瑰美、迷人。像彩虹,彩虹没有它端直;像长桥,长桥没有它美艳。玄妙之处就在于将绚烂与笔直,径通往彼岸,直接地平线,和那轮夕阳。

编辑:吴晓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