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探索与洞察
作 者:【印度】克里希那穆提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作者简介:
印度〕克里希那穆提(Krishnamurti,1895—1986),印度著名哲人,20 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被誉为“慈悲和智慧化身的人类导师”,在西方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他的六十多部著作,都是由空性流露的演讲和谈话结集而成,目前已经被译成四十七种语言出版。
内容简介:
《探索与洞察》是克里希那穆提别具一格的作品,由他在20世纪70年代与密友、学者和追随者等人进行的十四次对话结集而成。
克与后者共同探讨了意识、绝望和悲伤的本质、寂静的基础、恐惧的核心根源等问题,有些涉及到自我了解过程中的具体困惑,如自我了解与克氏教诲之间的关系、觉察之后的绝望感和崩塌感等,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犀利与深刻。
这些探讨并非简单的问与答,而是典型的克氏探索方式——“对话”——拒绝急于找到答案,以试探性的方式开始,引发一连串毫不留情的发问、探索和质询,在那种强烈的质询中,自我深处的各个层面及其无数微妙之处,连同潜藏的各种逃避之道都被暴露无遗,更新鲜、更深刻的洞察得以产生。
克在这些对话中所扮演的角色是耐人寻味的。他的心智柔软灵活,在不断地学习、寻查和探索;它受到质疑,于是停下、观察、撤回,然后再次前行。
书摘正文
自我了解与克氏教诲
自我了解并不是熟悉自己,而是明了思想的一举一动,因为自我就是思想。
普普尔·贾亚卡尔(普):先生,请问“你的教诲[ 关于克氏教诲的另外两场对话,请见《永恒的源泉:克里希那穆提在拉杰哈特》(“何为教诲?”,第178—190页)和《心中的火焰:与克里希那穆提的对话》(“教诲的展现”,第3—18页)]”——加引号的——与实际的自我了解过程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我所说的“你的教诲”,指的是你在著作和讲话中所说的话。在其他所有通往真理的道路上,老师的话都被认为是一种指南,是前进的指导。你的教诲是否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些教诲与自我了解这个洞察过程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