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中国经济再廿年
作 者:张军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张军,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经济”长江特聘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他是《世界经济文汇》的主编,也是Economic Systems, 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 Journal of Pro-Poor Growth, East Asia Policy、China Economic Journal, China Finance Review International等国际期刊的编委。
他在China Economic Review, The World Economy, Economic Systems,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等以及《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等权威期刊发表了百余篇研究论文,出版专著和译著超过60种。
他最近出版的著作包括《中国经济研究十篇》(2009)、《不为公众所知的改革》(2009)、《改革、转型与增长:观察与解释(当代中国经济学家文库-张军卷)》(2010)、《张军自选集》(2013)以及Unfinished Reforms in the Chinese Economy (The World Scientific, 2013)。
内容简介: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期,很多人对中国经济的未来争议不少,充满了疑问,张军老师欲以本书对这些人的疑问做一下回答。本书包含10个长篇评论,都无一例外地涉及了中国经济未来10-20年的话题,故结集取名《中国经济再廿年》。
张军教授通过透彻的分析,抨击了发表于各种媒体报端的唱衰中国经济的流行言论,对于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正的能量,帮助人们坚定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
书摘正文
中国特色的经济转型与发展
毋庸置疑,解释中国经济过去30年(特别是过去20年)的发展经验,需要借鉴对中国如何成功实现了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和保持了高速经济增长的一些理论的观点。我最近接到来自World Economy杂志的邀请,这是发展经济学领域一个非常有名的杂志,他们将在11月份举行一个中国年度讲座,希望我能去做这个讲座。这个邀请让我不得不花时间去整理一下我以往从事的中国经济增长方面的研究片段,希望找到一个新的角度来呈现。纽约大学的Nouriel Roubini 7月26日在上海交大金融高级研究院做了一个演讲。他讲了这样一句话:“中国经济的增长是靠出口和巨大的固定资产投资支撑的,高储蓄和低消费是一个不可持续的增长模式。”不用说,这是一个不断被重复的判断,几乎成为海内外对中国经济的主流看法。我曾经写过文章说,批评中国经济的所谓结构性失衡在美国和中国似乎都是“政治上正确的”,而重新平衡中国经济均能迎合两国的民众情绪,所以Nouriel Roubini的说法很受公众和媒体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