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陈晓明力挺余华:可贵在睁眼看现实

时间:2014-04-23 08:58   来源:光明网

余华近照

余华近照

《兄弟》 余华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兄弟》 余华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25年,鲁迅写下一则短文《论睁了眼看》。先生说:“中国的文人,对于人生—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多没有正视的勇气。”70多年后,也就是1998年,他的浙江同乡余华谈起自己重读鲁迅的感受,结论是“鲁迅是伟大的作家”。余华认为,“我读鲁迅读得太晚了”,但是“他仍然会对我今后的生活、阅读和写作产生影响,我觉得他时刻都会在情感上和思想上支持我”。(参见余华《“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

  那时,余华已经出版了《活着》和《许三官卖血记》。是年,《活着》已经卖出了8万册,《许三官卖血记》正在走俏。余华显然是从转向现实的创作中看到了自己创作的广阔前景,此时读鲁迅当然有可能更加坚定了自己转向现实的信念。然十年磨剑,2005年余华出版长篇小说《兄弟》,以写实性笔法表现现实,读者与批评界却毁誉参半。2013年,余华出版《第七天》,对中国当今现实的表现更加直接尖锐,但读者似乎并不齐声叫好,而是发出更多的质疑声:如此把新闻里的现实热点事件汇集在一起,余华的小说艺术究竟体现在何处?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余华是先锋派,那时的先锋派之所以引起部分批评家的关注,并给予高度评价,根源在于中国80年代后期文学面临深刻的变革:一方面,深受苏俄影响的现实主义的文学规范失效;另一方面,欧美现代派大量作品及思潮涌进中国文坛。先锋派注重形式和语言的手法风格,无疑提升了中国小说的艺术表现力。余华那时单刀直入,并不在乎什么历史或现实,他只想面对文学说话,只想表达他的文学感受。

  其实那时正有一批人,马原、残雪、苏童、格非、孙甘露、北村,他们在莫言和贾平凹的身后要发动他们自己的革命。他们确实没有知青一代人的创伤记忆,也没有莫言、贾平凹那样的乡村经验,这两拨人其实都有现实感,但余华这批人没有。那时的他们只有文学感,那时的文学感强大到可以穿透现实,可以拆解现实。

编辑:吴晓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