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封
书名:首善
作者:徐余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简介:
徐余,30岁,浙江温州人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南京大学商学院,主攻工商管理方向。曾供职于银行,证券,大型民企,投资公司,传媒行业等多个领域。当过记者,采访过陈光标、曹德旺等著名企业家。现为自由职业者,投资人,业余创作,曾出版《沸腾的钱途》1、2、3部,畅销一时。
内容简介:
郑光明出身贫寒,从小毅志坚定,经历艰辛成为一个大商人,他的理想就是光明磊落地做慈善,一心一事为家乡人做好事。他的宗旨是干干净净地行善,不做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把每分钱亲自送到受捐人手上,他崇尚企业家应该高调赚钱,同时高调做慈善,以此来回馈社会,并因此获得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来为企业经营服务的理念。让钱良性地在社会中循环。他恰当地利用做慈善来做营销,发展自己的企业,带有商业目的。同时,他的行为也引来媒体曝光和广泛争议。他的妻子邹静芳强烈反对他经营慈善事业,尤其想夺取企业的掌控权,另立门户,暗中做了一些见不得光的勾当,这些郑光明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郑光明在事业和感情的漩涡中不断挣扎。
前资深记者叶茜通过暗访,怀疑郑光明借慈善之名进行商业上的暗操作,她的系列报道引起轩然大波。同时,一个偶然地机会还发现了东州市颇有声望的慈善机构“德基会”的“诈捐门”事件,隐约地发现以德基会常务副会长黄茂森以及东州第一名媛郭丽丽为首的团伙一直视郑光明为眼中钉,并布置了一系列铲除他的计划,而且背后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控全局。原来,德基会有着非常深的官方背景,高官、大鳄、名媛,关系复杂纠葛……随着事件的深入,叶茜发现自己被人利用,最后认识到郑光明不是在沽名钓誉,而是在做实事。正义感让她果断地揭露黄茂森等人的灰色利益链,却在关键时刻遭遇了不测……可是,不良商人再能操作,终究会被揭穿,他们的贪婪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书摘正文:
第一章 伪慈善家的伎俩
正值四月,地处长三角地带的东州城却没有丝毫的春意,一连数天的阴雨天气扰乱了整个城市的秩序。
29日一大早,伴随着一声声滚滚而来的春雷,一条爆炸性的新闻迅速占据了东州各大报刊媒体的头版头条,如同瘟疫般传遍了东州的大街小巷。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东州市知名企业家、慈善家潘鹏飞被市检察院正式批捕。
一时间,潘鹏飞的人生如同坐了个荒诞的跷跷板,瞬间从神坛跌入了万劫不复的黑暗深渊。
“慈善家还是伪道士”、“非法吸存4000万”、“一失足成千古恨”、“企业家行善的背后” ……一个个醒目的标题刺激着东州普通老百姓的眼球,有好事的媒体还详细地勾勒出了潘鹏飞的“骗子慈善路线”。
2008年10月22日,潘鹏飞做出了一个足以轰动东州的慈善举动,一次性向“德基会”认捐冠名基金3000万,成为了东州德基会“有史以来数额最大的单笔冠名基金”。
在东州,德基会是一家颇有声望的慈善机构,成立于2006年,是由官方监管指导的民间慈善团体。这些年,在许多慈善场合,都能看到德基会的影子。
当时的潘鹏飞在东州只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家,在民营企业高度发达的东州,他名下的东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连百强企业的尾巴都抓不到,充其量只能算是中小企业。
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东州家喻户晓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