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七夕之夜,后浪出版公司联合爱白文化教育中心在时尚廊举办主题为“七夕之夜,我们来谈情说性”的《认识性学》读者见面会。许多情侣结伴而来,与中美两位性学学者面对面,坦诚交流性与情,一起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情人节”。
《认识性学》的作者之一、从事性学教育30多年的芭芭拉·W·萨亚德和现任人大性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黄盈盈就性与身体、长期伴侣关系的维持、安全套的使用以及女性身体的控制权等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与现场读者进行了交流。
芭芭拉认为,在性学领域大家最关心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我是正常的吗?其实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性相关的问题时,都会怀疑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这反映了性教育的必要性,通过性教育让每一个人冲破关于性的禁忌、恐惧、偏见和虚伪,坦然面对并接受自己的性象。
性是多元化的,对于性的观点也是千差万别。“据调查,27岁以上的人群中,超过20%从来没有过性行为,你认为这是正常的吗?”这引发对婚前性行为与贞洁的思考与讨论。“我所理解的一见钟情,都是为了一夜情!”这也博得了现场观众的掌声。活动中读者全程参与讨论,现场温馨而热烈。
正如活动最后主持人的祝愿,让我们了解性,享受性,希望每个人都“性”福!这是《认识性学》的初衷,也是性教育工作者的目的,更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声音!
芭芭拉:我的目标是做出特色,与众不同!
15年前我开始参与此书第三版写作的时候,市场上有大约10本同类图书。与我同行业的丈夫便问我:为什么我还要写这样一部著作,意义到底在哪里?然而,我的目标是要做出特色,与众不同。
我们这本书的主要特色是多元性:它叙述性象的时候容纳低收入阶层、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士以及在性别认同与性倾向上属于非主流的人群等。如今这本书在美国已经出到第八版了,在市场上占据第2位,有250所高校采用它作为教材。在此书面世的二十年以来,它呈现出性学研究的一个趋势,即是把“正常行为”的范畴越来越宽广化。我们的编写理念借鉴了金赛教授的想法,强调性快感在人生中扮演的积极角色,认为只要是发生在自愿的成年人之间的行为就是可以接受的。我们肯定多元,鼓励弱势人群的赋权。
屏蔽媒体的噪音!
芭芭拉:每个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面对台下一群新学生的面孔,会看到很多人迷惘的、害羞的甚至是自卑的神情--来选修我人类性象课程的学生大约2/3是女性,1/3是男性--可见他们很多人对自己性象的看法仍然是相当负面消极的。学生最关心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我是正常的吗?较详细地说,就是:我是否性欲太强了?性欲太弱了?是否没有吸引力?是否太胖了?诸如此类。
他们之所以有这些担心,很大程度是由于媒体上那些完美形象所带来的压力。但如果我们看看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的出席者,就会发现其实影视里的完美形象也不过是被年龄较老的白人男性所操控的结果。这些形象与实际人生之间有很大的矛盾,所呈现的理想往往是不真实的,是幻想梦呓。当我们的自我期待撞上幻想梦呓的时候,我们便容易因为期待落空而感到羞愧、自卑等种种情绪。
读者:您说影视里塑造的这些完美形象是不切实际的,是不利于我们的幻梦,但我觉得它们也恰恰是我们渴望的东西,能给我们带来满足感。
芭芭拉:是的,我承认媒体呈现的形象对于观众是投其所好,我们确实从这些漂亮东西获得满足感,甚至于如果我们看的是裸露的床戏,它还可以给我们以某种性满足。但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我们只是对媒体照单全收,不加批判地消化这些讯息,我们可能会对性象形成非常片面而且不利于自己身心健康的想法。
郑远涛:我们的社会是不是对身体形象给予太多关注?是不是给我们造成太多压力?
黄盈盈:在这个商业化严重的社会,个人的想法容易被别人和媒体所引导,而这个并不一定是你想要的。对于女性而言,学会正面看待自己的身体与性并且正面表达性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读者:对于伴侣的要求,是要完美还是要合适?现实与理想总是存在着差距,现实总是不能满足美好的憧憬,怎么办?
芭芭拉:简而言之,就是要屏蔽噪音!对于那些带来压力的媒体,少听少看。那些完美形象,是凡人所不能企及的。在美国,朋友之间可以互相挑战不切实际的性象,从而愈辩愈明。另一方面,就是需要全面的性教育。
黄盈盈:在中国,一方面是需要长期的社会性观点的改变,性经验丰富的处女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则是需要关于性的沟通。你身上既有吸引对方的地方,也有达不到对方要求的地方。两性的关系通常需要微妙的战争去达成某种妥协。如果你的不改变影响了你们的关系,那你们需要好好谈一谈,而不是一味的顺从对方。
使用安全套,挑战人们对忠贞的理解?!
郑远涛:有性的问题,自然就有性安全的问题。安全套,又叫避孕套、保险套,它既可以避孕,还可以防止疾病。那么,如何可以吸引更多人来使用安全套呢?
芭芭拉:安全套对于防止艾滋病性病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但是很多人不愿意使用安全套,可能是觉得太紧了不舒服,或者认为自己没病。教育很重要,沟通很重要。安全套的使用也可以是很好玩的,在美国我进行过的一个项目,是如何以一种有情趣好玩的方式给伴侣带上安全套。
黄盈盈:在中国,安全套以前叫做避孕套,这是跟计生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如果女性带环,那么还需要避孕套吗?后来从疾病控制的角度,改称安全套。但是,一说到性,就想到病,这样就一点乐趣都没有了。所以潘绥铭老师有个提法叫做“快乐套”,但是没有流传开。
熟悉艾滋病领域的人可能知道,几年以前,中国政府有个说法,艾滋病中性的传播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而且在高危人群走向普通人群。我不知道这个断言的依据是什么,但是如果成立,在座的各位想一想,你跟你的男朋友、女朋友用安全套的可能性会有多大?安全套的使用是非常简单的,也很容易教,但是你会不会用、愿不愿意用?这就回到一个安全套意味着什么的问题。如果你哪天出差回来了,说“哎,老婆,我们今天用一下安全套吧?”这样你的老婆会怎么想,你是不是在哪里乱搞?这里的问题就是,它挑战的是人们对于忠贞这个问题的理解!
因为社会的意识形态告诉我们说,长期的性伴侣尤其是配偶应该是相互忠贞的,这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双方都没有乱搞而且你吃避孕药、带环的情况下,我为什么要跟忠贞的伴侣提出使用安全套呢?要求使用安全套又意味着什么呢?它挑战的不是你会不会用安全套,而挑战的是人们对于忠贞的理解,对于伴侣双方关系的理解。这该怎么办呢?难道我反过来教育大家,你们要想一想,你们的另一半有出轨的可能性,如果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那我还要维持这个关系干嘛呢?好多人宣传安全套,但是我经常在想,那些人自己会不会用安全套?我敢说在宣传的人里面,有80%的人是不会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