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人手中书
我最近在读马世芳《昨日书》,四年前,詹宏志曾专文推荐我看马世芳第一本书《地下乡愁蓝调》,他说马世芳仿佛是一个老灵魂装错了青春的身体。他写音乐,会让你忍不住找出那些歌,一遍遍重听;他写往事,会带你幡然重返曾经沸热的年少青春。他的广播,两岸乐迷逐集录制珍藏,甚至盗版私卖;他的文字,总在我们记忆深处,涌动着时代的潮声。他为音乐找到深情的语言,没有马世芳,台湾的音乐语言将多么失色,多么失温。2010年,即将四十岁的马世芳献给等待已久的读者第二本书《昨日书》,这位台湾跨音乐、广播、文字创作等文化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第二本散文集中收录他从2002年以来的文字四十余篇,并配置三十余帧珍藏的流行音乐相关对象照,写音乐、写回忆、写个人生命与时代的交响。
阅读这本书对我是一个特别的体验,书中所提到的音乐跟我长大的背景是非常接近的,所以我们有很多在音乐上面共同的记忆,马世芳真的是一个听音乐的人,他跟我另外一个朋友张铁志《时代的噪音》不太一样,铁志是一个很有使命感的人,当他在听摇滚乐的时候,他是在用大脑听的,世芳是在用耳朵听,我比较接近于那种用耳朵听音乐,因为那个时候年纪小,世芳的书捕捉了一个时代的纯情,那个纯情现在在台湾,尤其是和音乐之间的关系,感觉上是完全消失了,很难描述,所以世芳《昨日书》的书名其实很好,在台湾那样听音乐、那样感受音乐的整个气氛是消失了,世芳大概是最后消失的那个人,他还能去记录我们那个年代的感受,对我来说,阅读这本书是一本感情性不太靠大脑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