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深圳读书月:30年的精神传承

时间:2010-11-04 10:45   来源:《深圳商报》

11月1日开幕的“阅读30年”图片展吸引了许多深圳市民。记者韩墨摄

  在21世纪的最初十年里,深圳的经济持续飞速发展,为深圳人带来高品质的生活的同时,也给他们增加了不少的事务。但是繁多的事务,消磨不了深圳人的读书热情,他们接过了前贤的星火,手上那一盏叫做读书月的明灯,从来没有在鹏城黯淡过。

  深秋时节,深圳迎来了她的第11届读书月。和风细细的鹏城飘来一阵阵书卷的墨香,每一个深圳人都浸润在这股隽永的香气中。润物细无声,就是“文化”二字的最好描述。深圳的读书月,就是这一股润物无声的春雨,让深圳更加具有优雅和睿智的气质。

  的确,相比北京广州等古城,深圳的文化韵味和历史厚度在某种程度上显得逊色。但这只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履历,是历史现实,不意味着它无法改变,因为深圳人最不缺乏的,就是创造新历史的勇气和干劲。当年来到南国之滨拓荒的创业者,在这座城市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缔造了这一座城市并且亲手让她腾飞。而对于文化的追求,深圳人又从来没有停止过脚步。他们明白,文化,不止于读书,但是要有文化,就必须要读书。这正如拉丁文和欧洲贵族的关系一样:会写拉丁文的不一定是贵族,但贵族一定会写拉丁文。

  不知不觉间,深圳的读书月已经见证了十年的发展历程,栉风沐雨。在上个世纪,西南联大的师生们,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仍旧坚持读书,从而缔造了教育史上一个不折不扣的神话。在21世纪的最初十年里,深圳的经济持续飞速发展,为深圳人带来高品质的生活的同时,也给他们增加了不少的事务。但是繁多的事务,消磨不了深圳人的读书热情,他们接过了前贤的星火,手上那一盏叫做读书月的明灯,从来没有在鹏城黯淡过。深圳人在读书方面的追求,就像先儒对于“道”、西哲对于“真理”的向往一样,时刻保持着一颗赤诚的炽热之心。这种热诚,为深圳人的精神世界注入一股强劲的向上力量,也为深圳带来无上的荣光。

  我们可以看到,在深圳读书月之外,还有广东的南国书香节、福建的书香八闽全民阅读月、湖南的三湘读书月、四川的农民读书月、江西的营造书香家园、山东的经典诵读活动、内蒙古的读书大接力、上海的世博读书、北京的读书庙会、新疆的天山读书节、天津的50天读书节等相关节日。在这繁荣景象的形成过程当中,深圳读书月扮演了极其重要的先行者的角色。

  读书启智,读书修心,唯有读书能令人高贵。与其他产业不同,读书是一种最为长远的投资,它在一时半刻里不会给人带来具体直观的利益,但是却是个人以及团体的修养和提高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深圳人讲究速度和效率,但是却在读书方面,能够适时区分对待,保持着一种令人吃惊的理智。其实,早在1996年,深圳人就呼吁设立读书月。新世纪的十年期间,深圳人对读书月的热情与日俱增。在今天,读书月成了深圳市的一张名片、一个品牌,它与文博会、旅游节、动漫节等一起,为深圳的文化画上一道主色,所起的作用,绝不仅仅是锦上添花而已。

  深圳是大都市,因为一个读书月,拉近了都市人的心灵距离。大都市也需要小元素,辛勤的人们,其心灵更需要沟通,因此书成了人们沟通的栈桥,读书月成了每年里的一次精神约会。在这里,人与人之间,有了一种和谐的、近在咫尺的存在感。另外,各方的社会名流,也纷纷来到深圳。从各方面看,深圳都更具备卧虎藏龙的实力:她是勇者闯天下的用武之地,同样也是智者进行思考的乐园。在这一座大都市里,不会有冷冰冰的陌生感和遥远感,因为她自始至终都不放弃对读书的追求。

  深圳读书月新的十年开始了,“文明公民,阅读为荣”,她必定会越来越精彩,因为她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承载了刚柔并济、弘毅致远的深圳精神。(特约评论员 陆尘)

编辑:李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