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质与量的战争》

时间:2010-04-19 14:17   来源:火星部落

  火星部落书讯近日,一本新书《质与量的战争》正式出版,该书揭示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要素——成功的契机就蕴藏在质量管理之中。

  中国制造业已经世界第一,转型并非一定要放弃“中国制造”的强势地位,可以通过在中国制造内部转型——把重数量的制造转型为重质量的制造——来提升中国的经济内涵。

  该书作者杨钢先生素有“零缺陷之父”、“中国质量大师”之称。杨钢是国际管理大师克劳士比唯一的中国弟子,曾花费大量时间游学世界500强企业,取回他们的“质量真经”。20年来,杨钢先后为中国航天、航空、石油、石化、汽车、船舶、IT、机械、新能源等百余家行业领军企业提供了管理咨询。

  杨钢在序言中写道:“今天,所有的管理者都面临着同样的“质量问题”——无论你是政府官员或公务员、医院院长或科室主任、大学校长或院系主任,还是科研机构的负责人、电台电视台的负责人、会计师师事务所负责人,甚至公园和博物馆的负责人,作为管理者,你都必须要去思考如何提升我们的工作质量、组织的管理质量以及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的问题。无论你是否了解质量,是否愿意理解质量,它都时时刻刻地在影响着你的言行和思维,尤其是你的重大决策!”

  杨钢给“中国制造”诊断后发现,制造业自身患了“零缺陷缺失症”,同时政府监管迷失。

  零缺陷缺失症

  每当与企业的管理者们谈及质量,他们总会笑曰:“当然,质量是我们的生命嘛!”“可你们总是在玩命啊!”他们一般都会笑出声来:“毕竟,它的命又不是美金,不是吗?”

  监管迷失

  缺乏清楚的战略格局与有效的保障机制,行为处事没有方向感;缺乏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又无意整合全国高校及民间研究机构的力量,缺乏专业管理的历史纵深感,致使工作人员普遍对所作所为“说不清、道不明”;缺乏立法治市、以数据决策的监管体制建设的紧迫感,习惯于就事论事,工作上疲于应付,没有层次感;因此,常常摇摆在“行政”与“市场”之间,出现许多令全国人民倍感痛心的“政府做买卖”、“工作商业化”、“国事变交易”等丑事。

  危机与机遇并存,杨钢在《质与量的战争》一书中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开出药方,他指出,制造业管理要施行零缺陷管理,政府监管要适时地降低监管的重心(凡事非国家局出马方可解决)、从体制上解决监管的矛盾(比如,工商局在市场、监督局进工厂;地方局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冲突;监管权利演化成对企业的商业行为等等),以科学发展观处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

编辑:李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