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旅途上的建筑——漫步欧洲》

时间:2009-08-27 10:17   来源:中国经济网

 

  书名:《旅途上的建筑——漫步欧洲》

 
  作者:郭学明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8月30日


  定价:56.00元

 

  新书内容介绍: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6日讯(记者 草心) 是谁推荐了这本书?他们缘何推荐这本书?

  一本最被当今文化名流所推重的书——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该思考什么?

  通过建筑看文化,通过文化了解历史,通过历史知道我们的昨天,明白我们的明天。

  人生就是一场旅途,在这里我们读懂欧洲……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历史的活化石。

  西方文明的始点靠近东方;雅典人挪用军费建了神庙亡了国;凯旋门的原始功能是滤掉军人身上的杀气;罗马皇帝建豪华浴池是为了维持社会稳定;欧洲的皇帝必须在教堂加冕;中世纪欧洲被城堡统治;资本主义在木桩上发育;维也纳人用人质的赎金大搞城市建设;金融世家出身的教皇卖“证券”筹集建设资金导致宗教分裂;路易十四国王建设凡尔赛宫是出于强国的目的;荷兰人为避税设计窄窄的建筑;巴伐利亚国王为梦幻城堡殉情;现代建筑的序幕被花匠拉开;埃菲尔工程师没有任何文凭;华人建筑师摆架子不肯投标……

  这本书向你介绍了许多围绕着建筑发生的生动的故事。

  推荐语:

  这是一本急于在电脑上阅读,但渴望捧在手中把玩,并装进旅行袋里相伴,最后放在书架上珍藏的书。

  建筑是凝固的诗句,可触摸的思想,有形状的文化,能看见的制度,以及未消逝的历史。这本书以诗性和幽默的语言,触摸到欧洲建筑的所有这些维度,有思想深度,艺术高度,视野宽度和历史长度。准确地说,它不是供你阅读,而是供你欣赏和思考的书。轻松并不轻佻,深邃绝不深奥。——吴稼祥(北京学者)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实用的雕塑,也是神圣的宗教,庄严的政治与优雅的生活。读郭老的漫步欧洲,让我们通过建筑阅读欧洲的历史人文,还有它建筑深处的灵魂。建筑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外观。——吴祚来(北京学者)

  不要把这本书仅仅当成是一本建筑书籍。将其当成一本欧洲文明简史或许更恰当。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欧洲的历史、文化、商业、民主、艺术……欧洲是现代文明的根基,如果我们中国人想真正走出封闭的空间,试图搭上现代文明的列车,那么,了解一个真实的欧洲,是中国人自我启蒙的一个好的起点。——王晓阳(北京学者)

  要想了解欧洲文明史,就到欧洲,而到了欧洲,那些保存完好的建筑就是文明的象征。这本书向我们展示的不只是欧洲的建筑和建筑的历史,而是欧洲文明的历史。——杨恒均(网络作家、学者)

  从古典建筑诸多风格流派的沉稳、凝重、辉煌、震撼,到现代建筑的千姿百态及其功能与意蕴表达,作者通过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好奇的追寻,为我们呈现了建筑中的美学、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宗教学、人类学等诸多方面的思考和探询。这并非一本建筑学或建筑美学著作,但通过对建筑实体的拷问和解读,完成了作者的心灵激荡与探密之旅,因此我愿热忱地向读者们推荐这本引领我们探询和发问的思绪记录。——夏业良(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

编辑:徐维彬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