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盛夏扑面》

时间:2009-05-27 08:52   来源:新华网

  书名盛夏扑面

  作者: 姜竹青 

  出版社: 黄山书社

  出版时间:2009年3月

  姜竹青的这部《盛夏扑面》我是一口气看完的。不是因为时间的窘迫,而是从男女主人公诗意盎然的图画式出场开始,一环扣一环的曲折情节错落有致地铺陈开来,让人不得不紧锣密鼓追着情节走,随着书中人物的起伏跌宕而内心翻腾,捧起来就放不下。

  普通平民家庭的女孩叶婉晴,以理科总分第一的优秀成绩脱颖而出考进遐迩知闻的某理工大学。先与家境清贫、善良纯厚的学弟吴俊宁一见倾心,投入了如胶似漆的火热爱恋中。毕业后,野心勃勃不甘后人的叶婉晴锋芒毕露,辗转于学院派系斗争中。爱情在现实面前的苍白无力以至决绝而分,婚姻在真相面前的瞬间土崩瓦解,事业上抛物线般的一飞冲天到重重摔落… …,叶婉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而骨子里永不言输的她并未从此一蹶不振,她就像盛夏里绿油油的树木一样蓬蓬勃勃escape般生长、热烈地旁若无人地扩张… …

  小说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对官场的腐败黑暗、知识分子之间的勾心斗角、人性的自私贪婪描写得活灵活现,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通过主人公的困惑、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部小说的真实感是由点滴细节和文字构筑而成的。如果忽视细节,做不到字斟句酌,则将导致小说营养成分的流失。姜竹青在对待细节的刻画上,看得出着实花了番心思。

  试举例,当新婚丈夫王耀先的暗渡陈仓被叶婉晴撞破,“单元门栓上放着根不知是哪家孩子玩丢下的棍子,叶婉晴随手抄起带着满腔愤怒抡圆了“呯”地一声砸在王耀先的头上。”(节选自《盛夏扑面》第三部分第二章)。没有多余的赘述,短短几行字,就把叶婉晴泼辣、率真及敢怒敢言、敢爱敢恨的个性刻画得入木三分。

  再举一例。司海晨与孙蒙酒后乱性,在他酒醒时懊悔不迭的心情描写:“司海晨懊恼极了!她真丑!脸色腊黄,长了不少雀斑,眉眼没有一处精致可爱;醒了也不赶快去梳洗,眼里还有眼屎,竟然还羞涩,简直是东施效颦!”“眼里还有眼屎,竟然还羞涩”一句,把情窦初开的孙蒙、追悔不及的司海晨勾勒得栩栩如生如跃纸上。

  类似生机勃勃的细节描写极大程度地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让其顿时鲜活起来、跳跃起来、真实起来。

  语言上的精彩也是《盛夏扑面》引人入胜的重要元素。文中充斥着或诙谐风趣的、或犀利一针见血的,或蕴含哲理的对白。作者通过主人公的角度,把对人生、社会、爱情、婚姻等问题的诸般思考和感悟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一篇精采的小说,要能不断地拉住读者的视野,还一定少不了扩大文章的张力,而要加强文章的吸引力,就需要通过转折、悬疑、衬托、渲染等种种方法抽丝剥茧,渐次勾起一、读者的好奇心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盛夏扑面》在这一点上无疑是成功的。叶婉晴从一个为爱情可以不顾一切的完美爱情主义者演变成了一个视婚姻如商品的功利主义者,如此剧烈的转折却在作者从容的笔下如流水下滩般自然即可略见一斑。

  美中不足的是,小说前三部分的节奏适中,第四部分节奏却感觉突然加快,步伐显得有些仓促、散乱。郑旭泽这个角色的出现,勿庸置疑可以使得作品更加丰满,但写到叶婉晴居然和郑旭泽同居,个人意见是个败笔,有蛇足之嫌,主人公形象非但未因此饱满,反而和之前累积出来的风格有种背道而驰的感觉。情节太枝蔓往往会令人眼花缭乱。

  作者安排吴俊宁的母亲突然死亡,无非是为了给主人公一个大团圆收场。虽然我们希望看到“王子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童话式美好结局,但如果因为叶婉晴和吴俊宁的母亲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而采用这种最直接简单的方式将其仓促解决,显得未免太突兀了些,戏剧化的色彩浓了点。

  不过总的来讲,这本小说不失为一部出类拔萃的优秀之作,回头看看市面上那些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粗制滥造的高产小说,相形之下,高下立见。(金梅)

编辑:陈叶群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