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跟自己的名字赛跑》:“梦不是躺着就能完成的”

时间:2012-07-05 09:33   来源:南方都市报 阅读周刊

  《跟自己的名字赛跑》,魏德圣、游文兴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49.80元。

  台湾导演魏德圣的《跟自己的名字赛跑》,是继《小导演失业日记》后推出的一本新书,延续前作的风格,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详细记录了影片《赛德克·巴莱》从筹备到拍摄完成中一些重点的、阶段性的事件。他用真诚细致的笔墨详述拍片的过程,曝光自己的内心独白。阅读此书,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一部影片诞生的诸多不易、一名核心电影工作者面临的尴尬,以及台湾电影产业的真实现状和问题。

  俗世与奇迹

  提到如今的台湾电影,许多观众脑海中都会浮现一个关键词“小清新”。而魏德圣导演的这部《赛德克·巴莱》显然与小清新的流行趋势背道而驰,与他之前的《海角七号》也风格迥异。这是一部讲述台湾原住民抗日的“史诗巨片”,最终投入达到了七亿新台币。在台湾,超过一亿投资往往就让投资商望而却步。电影市场不景气,你不能指望每一部片子出来,都像《海角七号》、《那一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那样卖座。

  这部影片拍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贯穿始终的最大问题还是资金的短缺。导演将上一部影片的所得倾其所有,还是无补于事。他和制片人黄志明忙于和各个有钱人应酬,但投资商甚至电影界对这部片子普遍并不看好。面对拍摄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一再追加的投资,外界疯传:“小魏疯了!志明是帮凶!”

  笔者曾有幸接触过魏德圣和黄志明,还看了这部片子长达五个小时的初剪版本。黄志明讲起他到处借钱的经历,讲起自己如何因为这部片子负债累累,感叹如果片子最终不卖座,自己将会在浙江福建一带找个小城市,躲起来羞于见人。而身为导演的魏德圣也得四处筹钱,白天辛苦拍摄,晚上和金主们吃饭,对于他来说,“晚上收工后才是最辛苦的时间”。

  这部片子的幕后看点,可以说不逊于片子本身。拍摄环境恶劣艰险,还遭遇台风等破坏;剧组时时面临与天斗、与人斗的窘境,外界舆论还不看好,时时面临内外交困的压力。工期一拖再拖,拍摄看不到尽头。最重要的是,开拍第一天就没钱了,能坚持到作品最终完成已是一个奇迹。

  魏德圣·巴莱

  魏德圣是一个坚决的行动派,他说,“人只有工作起来,那才是真正的自己。”电影事业是他的全部,读他的书,我会觉得他疏于对家人的责任和照顾,没有给他们带来平静安稳的生活。他也未必对得起他的老板,因为他有偏激的地方,有时忽略了市场意识。但是,他绝对是一个尽职尽责、倾尽所有的导演,无论如何都要对得起他的观众。

  拍摄《海角七号》之前,魏德圣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在不确定的困局中仍想奋力一搏”;拍摄《海角七号》后,他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名气和资本,但他没有为自己选择一条更为稳妥的道路,而是给自己设下了一个更庞大的困局。很多人认为《赛德克·巴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它代表着魏德圣的梦想,影片是他对赛德克族的一个承诺,也是他对自己的一个承诺。

  “小魏导演”个子小小的,但能量和志气却很大。影片监制吴宇森说,赛德克·巴莱就是魏德圣·巴莱,他的心里一直藏着一个英雄梦。赛德克人为了灵魂、信仰可以抛弃生命,魏德圣也可以为了拍片不顾一切。在他心里,猎士必须行猎,战士必须流血,他最怕的,反而是那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他是一个不懂得妥协的导演。黄志明曾经建议把电影做成一个台湾内地合拍片,这样有利于得到政策支持,便于日后在内地上映。但是合拍片在演员等方面有一些规定,而导演完全排斥这种做法。他也不懂得向投资人妥协,投资人要求修改剧本,使剧情更加商业和市场。但他不予考虑,在书中还对谈判者诸多抱怨。其实,站在一个商业回收的角度,谈判者“考虑公司的利益”并没有错。

  从他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魏导内心还是一位单纯的艺术家,他对他的金主们充满着傲气———也许是防卫性的。他并不在意老板们的意见,最在意的倒是赛德克族人一个不理解的眼神。他强调电影的艺术和文化属性,希望把电影当成一种“准慈善事业”———也许,这个观点太过天真。

  生命的影迹

  看魏德圣的这本新书还有书中附赠的花絮影碟,你会发现拍摄这样一部“史诗大片”,很多时候都是土法炮制,经常只能靠天吃饭,有时演员们甚至冒着各种受伤的危险。当我们感喟拍摄这样一部影片的群策群力、勇气可嘉时,也不禁要唏嘘,这种制片方式只能凭借少数电影人的强大意志力偶尔为之,可不是一个良性循环电影产业的生存之道。

  台湾电影工业近年虽有起色,但还是未改变长期以来的积贫积弱。从魏导的书中可以看到,它缺乏一套成熟完善的制片厂制度和电影运作体系。武行、特效、美术、化妆等电影相关专业都是各自为政,没有拧成一股绳,没法跟国外团队竞争。本该是权力化身、形象高大的导演必须担当一系列的角色,从筹钱、导戏到宣传、卖片,众多的压力之下,有时显得疲惫、无力、颓丧甚至屈辱。拍摄第一部片子,魏导抵押房产;拍摄第二部片子,魏导负债累累。这是台湾电影导演的境遇,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为什么台湾电影“小清新”当道,这并不是必然选择,而是无奈之举。

  第48届台湾金马奖颁奖典礼上,《赛德克·巴莱》最后获得了最佳剧情片奖。这是评委们对这部影片有保留的认可。也许连评委们都无法断定,这样大资本的游戏究竟适不适合现阶段的台湾电影。就像制片人黄志明的获奖感言:“让历史去判定我到底是一个推手,还是一个帮凶。”

  吴念真在序言里说:“梦不是躺着就能完成。”无论电影最终评价如何,作为一个影迷,还是感念魏德圣导演的全力付出:这就是他光辉生命的最好写照。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