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比亚迪之父王传福》

时间:2009-10-21 09:39   来源:中国经济网

  王传福在业界是出了名的一个人说了算。在新书《比亚迪之父王传福》中,许多章节都做了详细描述,如当初从电池转到造车,公司上下一致不看好,众股东也是一哭二闹三上吊,以死相拼,而王传福确如吃秤砣的乌龟——铁了心,任凭风吹浪打,我就是初衷不改。王传福之偏执、独断可见一般,可比亚迪走到今天,在世界引领电动车潮流,指点江山,视燃气机车如粪土,睥睨世界汽车群雄,王传福可谓居功至伟,无疑王传福就是比亚迪的灵魂。

  而王传福自己也是对自己的专断毫不讳言,“我觉得在比亚迪走过的路来看,我的决策有98%以上是正确的吧!”“厂里还有谁比我懂呢?”“每个工艺的改造我都会亲自查看,包括每个项目的设计改造,都会一一过问,我还是个技术型的企业家。”还在中国这个讲求韬光养晦的国度里,高蹈的王传福多少显得有些另类,而一系列质疑之声纷起,无非是当下的“企业已经不是一个人可以掌握的了”,“一个人可以兴盛一个企业,也可以毁了一个企业”,“别看他现在是首富,后面还不一定如何呢”,当然居安思危,诚难可贵,然而我倒认为王传福的专断倒是情有可原。

  王传福幼时父母双双离世,由兄嫂抚养长大,家境贫寒,多经坎坷,因此养成了王传福讷言敏行的性格,儿时的困苦自然让王传福认识到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打拼,而日后经营企业,这种亲力亲为的性格更是彰显无疑,他往往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车间,员工们都觉得他不像老总而像工程师,因此我们可以明白他其实不是“独断专行”,而是因为他本身就是学技术出身,因此下决断时就有了更多的信心,试想如果你比别人更专业,你还会在意外行的评头论足吗?毕竟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而王传福的一系列决断又显示了他的深谋远虑,比如说比亚迪的碰撞检测中心,当时国内造车多无此远虑,因此出现了奇瑞汽车在俄罗斯的碰撞检测中撞成一堆废铁的尴尬场景,而比亚迪汽车却未雨绸缪,一撞成名。可见王传福所做决断都是基于他对技术的深刻认识之上。

  当然,成为举世焦点的比亚迪究竟如何引领电动车的潮流,王传福和他的团队会再有如何惊人之举,我们都拭目以待,但是王传福对技术的信仰,以及他“张狂”背后的谨慎,都让我对他充满信心。

  然而,对于中国还有许多“一个人的企业”现象,我们也有必要分而视之,毕竟如王传福这样技术出身的管理者还是少数,而警惕“一个人的企业”也是许多企业应该考虑的问题。一位评论者的话语或许值得我们深思:一个人的步伐再快,也会赶不上时代;一个人的财富再多,也难以富过三代;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无以整合这个世界;一个人的视野再远,也无法穿越未来;一个人的心境再高,也越不过历史的天空。(李雪虎)

编辑:徐维彬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