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人去亭空 蒋介石魂系祖国大陆

时间:2008-01-18 11:30   来源:统一论坛

■ 刘东华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台湾去世了,他的遗体却一直没有“入土为安”,至今还停灵于台湾桃源县大溪镇南面的慈湖行馆。不下葬的重要原因是,蒋介石生前希望有朝一日能归葬祖国大陆,葬于他在南京亲自择定的那块墓地——正气亭。
   在美丽的中山陵园风景区,正气亭是一处鲜为人知的景点。它面临紫霞湖,背依紫金山,东邻中山陵,西毗明孝陵,是一座长方形的清式三开间亭子。亭子所在地,其实是蒋介石在离开祖国大陆前,在中山陵园内亲临勘察,选择好的自己的墓址。
   蒋介石在去台之前,曾几次为自己选择墓址。第一次他选定的墓地在其故乡浙江奉化,打算把自己埋在亲生母亲身边,以便身后仍能尽孝。后来他发现奉化城北响铃岗地势高爽,景物幽雅,风水颇佳,就改选岗上的仁湖作为自己的葬身之地,并派人在周围修了一条公路。现在公路仍在,仁湖却早已成了稻田。第二次是有人向他推荐的南京江宁的方山,但未合他意,原因是方山的景色、山势、阳光、风水均“欠佳”。
   1946年10月31日是蒋介石60岁生日,他在南京造了一座介寿堂祝寿。11月,蒋介石在晋谒了中山陵以后,率随从人员信步来到紫霞洞附近,他看到这里的地势很好:上有紫金山主峰,下有紫霞湖,左面是中山陵,右面是明孝陵,而且这里的高度比明孝陵高些,但又低于中山陵。树木茂盛,四季常绿,山气晴岚,名景棋布,是不可多得的宝地。蒋介石虑及自己的后事,觉得这里作为自己将来的墓地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一方面,蒋介石自喻高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这块地正好高于明孝陵。他又一贯以中山先生的追随者和继承人自居,要尊重中山先生,这块地方恰好又低于中山陵,特别符合他的心意。另一方面,中山陵园经历年建设,已具相当规模,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名气,他葬在此一来可以陪伴中山先生,二来可以受人祭祀,显示自己在国民党的正统地位,比安葬在母亲身旁有意义。于是,他决定在这块地上先建一座亭子作为标志,以壮观瞻。是年底,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国民大会,陵园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孙科在招待海外华侨国大代表时便有意透露了这一消息,许多华侨纷纷表示此事不可稍缓,愿捐款兴筑。随后,国民政府文官处政务局会同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以“半山亭”名称对外招标,其造价为三亿元国币,由基泰工程公司承包。“旅美纽英伦华侨救国会”捐汇美金三万一千五百元建造,折合国币一亿零二百三十七万五千元,不够部分由财政部批转中央银行借垫。亭匾和楹联由馥记营造公司承包,匾额楹联以最佳的柏木制作,仅楹联一项造价二千五百万元。
   正气亭由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设计,于1947年春开始动工建造。亭为方形,重檐飞角,顶覆以蓝色玻璃瓦,基座以苏州花岗石承载,亭内外彩画浓艳,金碧辉煌。在亭子落成之前,送蒋介石题写亭额时,他即正式题写了“正气亭”,这就是后来人们见到的楷书阴刻“正气亭”三个镏金大字。两侧楹联蓝底、黄边、金字,上联为 “仰天地正气”,下联为“法古今完人”。后来蒋介石又题书一付楹联曰:“浩气远连忠烈塔,紫霞笼罩宝珠峰”,并有落款和“蒋氏中正”的方印。“忠烈塔”是指现今的灵谷塔,原为国民党革命阵亡将士纪念塔,“宝珠峰”指明孝陵,因为明太祖就葬在明孝陵后的宝珠峰下。亭后砌有花岗石挡土墙,墙的中央镶嵌花岗石《正气亭记》碑刻,由孙科撰文。同年12月17日竣工验收合格后,即派有卫队守护。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山陵园里包括正气亭在内的建筑,以及其它名胜古迹,花草树木,都得到了人民政府的保护。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被迫宣告“引退”,当天下午,他在一部分国民党高级军政官员的陪同下赴中山陵辞陵。谒陵时,蒋介石极度怅惘迷茫。谒陵后,蒋介石登机永远离开了南京。蒋介石到台湾后,曾一再表示要“奉安于南京紫金山”。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80多岁高龄的蒋介石身体虚弱多病,又遭意外车祸,长期住院治疗。1975年初,病势加重。3月29日,他在台北阳明山的士林别墅口授遗嘱,安排身后之事。4月初,他写下了生前的最后手谕交其子蒋经国,要他“以国家兴亡为已任,置个人生死于度外”。4月5日,正值清明节,蒋介石病情恶化,宋美龄、蒋经国、蒋纬国等亲属守候床头。经抢救无效,蒋介石于当晚11时20分因心力衰竭去世,终年88岁。
   遵照蒋介石生前要回葬南京紫金山的意愿,在蒋介石病逝的当晚,蒋经国与宋美龄商量后,决定将其灵柩暂厝于慈湖,以待将来安葬于南京。慈湖位于台北市西南六十多公里处的桃园县境,风光秀丽,颇似蒋介石的家乡奉化溪口。蒋介石晚年常到此居住休假,建有慈湖行馆,有他的书房和卧室。他的遗体大殓后,棺柩就停放在此厅中央的黑色花岗石灵台内。
   蒋介石曾在南京度过了十几年的政治生涯,视南京为第二故乡。他去世几十年来,棺柩一直未能入土。上世纪80年代,其子蒋经国曾迫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对于蒋氏父子的这番心意,中国共产党人表示理解。1982年7月24日,国民党元老廖仲恺、何香凝之子廖承志特地给幼时同袍、也是邓小平同窗的蒋经国写了一封信,并用电报发往台北。信中提及:“今老先生仍厝于慈湖,统一之后,即当迁安故土,或奉化,或南京,或庐山,以了吾弟孝心。”廖承志并劝说蒋经国,“要把孝顺之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实践于统一大业!”廖承志情真意切,以民族、国家道义为重,劝蒋经国实行忠孝两全之策。这封信在报上公开发表后,引起了巨大反响,各民主党派,知名人士纷纷座谈讨论、发表谈话,赞同信中观点,希望蒋经国能改弦更张,响应中共“和平统一祖国”的号召,开始第三次国共合作,这样不但符合民族、国家的利益,使蒋氏两代对历史有所交待,蒋介石遗体也可以回到故园。遗憾的是,正当蒋经国积极予以回应,派密使数次来祖国大陆沟通之际,天不假年,1988年1月8日,蒋经国突然咯血,带着其父未了的憾事离去。
   “春风犹化千层雪,海水流连两岸新”。随着海峡两岸春水涌动,相信,蒋介石要安葬故土,魂归家园的心愿终会在祖国和平统一之时得以实现。
   如今,正气亭亭亭玉立在中山陵园紫霞湖畔,静静地等待着。

 

编辑:江洪凌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