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两岸文摘]中国与南非建交纪实(2004.2)

时间:2004-05-25 15:45   来源:


  曼德拉是在世界享有盛誉的非洲政治领袖人物。他为废除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领导南非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1964年6月,他被南非白人政权投入牢狱,从此在狱中度过了近27年的铁窗生活。南非政府于1990年2月11日释放了曼德拉。他出狱时,已经73岁了。
  1992年10月4日至10日,曼德拉访华之旅终于成行。杨尚昆主席举行欢迎仪式,会见并宴请了他,江泽民总书记也会见并宴请了他,李鹏总理同他进行了会谈。中国政府还向“非国大”捐款捐物1000万美元,北京大学授予曼德拉名誉博士学位。接待规格之高,如同接待国家元首。曼德拉在北京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对自己所受到的真诚欢迎和高规格的接待,深为感动。
三年来,我们通过多渠道的广泛交流,无论是南非政府,还是“非国大”领导人,对我国政治解决南非问题的立场,以及对台湾问题的实质,都有了更为清楚的了解,这为两国正式建交做了良好的铺垫。
  台湾当局对我们在南非的外交攻势感到非常紧张,密切关注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想方设法地加以阻挠和破坏。他们施展各种手段,加紧拉拢南非政府和行将上台执政的“非国大”。曼德拉访问中国时,就坦言相告,他已收到台湾的邀请。他解释说,他和“非国大”都感谢中国的长期支持,珍视同中国的友谊。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他承诺,关于对访台邀请的处理,“非国大”一定会事先同中方进行磋商,不会背着中国朋友另搞一套。

  南非大选前后

  1993年至1994年间,南非国内局势正处于重大转折时期。南非多党谈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各派商定,在1994年4月举行首次不分种族的民主选举。
  曼德拉访华后,台湾立即允诺向“非国大”提供2500万美元的援助。当时“非国大”为了赢得大选,正急需竞选资金。“非国大”又是一个人员广泛的民族运动组织,存在着不同的政治信仰和派别,其内部有一股亲台势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非国大”决定曼德拉接受访台邀请,寻求资金援助。
  为了不使曼德拉的台湾之行影响到“非国大”与中国的关系,“非国大”派其国际部主任、现在的南非总统姆贝基到中国来做解释。我会见了姆贝基。
  姆贝基说,台湾已答应向“非国大”提供大额援助,邀请曼德拉赴台接受援助。“非国大”认为这笔援助很重要,决定由曼德拉于1993年7月赴台接受。这样做并不意味着“非国大”改变了对中国的政策。“非国大”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绝不会背叛老朋友。“非国大”将努力改变中国与南非无外交关系的状况,相信这种改变已为时不远。
  我回答他说,希望“非国大”警惕台湾的这种活动,你们接受援款可以理解,千万不要接受台湾附加的任何政治条件。我们相信“非国大”会妥善处理同台湾的关系。
  这一阶段,南非政府的对华态度也有了一些新的动向。从双方接触的情况来看,南非政府更重视同我们发展经贸关系和人员往来,对发展两国政治关系不太积极,因为在两国关系正常化问题上,南非不会舍弃台湾。而“非国大”的根本思想是,不抛弃台湾,同时,又不忽视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试图转向“双重承认”。
    
  与恩佐外长会谈

  “非国大”执政后,南非新政府并未马上做出与台湾“断交”、与我们建交的抉择,而仍是幻想着“双重承认”的可能。新南非领导人甚至做出了“不会因与中国建交而与台湾断交”的表态。
  这给台湾当局造成了可乘之机。台湾当局力图以南非作为台湾推行的“双重承认”、“两个中国”政策的突破口。台湾“外长”钱复在台湾“立法院”声称,台湾准备接受南非对海峡两岸的“双重承认”。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立即发表谈话,对此进行批驳,指出钱复的讲话是台湾当局不顾民族大义、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分裂祖国的又一图谋。中国政府赞赏南非总统曼德拉和“非国大”坚持一个中国、承诺将按照联合国惯例解决对华关系问题的立场,相信中国与新南非的关系,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这不仅有力地揭露了台湾当局的险恶用心,同时也向南非新政府及国际社会表明,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反对搞“双重承认”的坚定立场。
  同时,我们加大了与南非新政府沟通的力度。
  9月28日,我在纽约出席联大期间会见了恩佐外长。我对他说,中国一贯支持南非人民反对种族主义的正义斗争,现在新南非已经诞生,希望两国能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恩佐表示,新南非恢复在联合国席位时,中国给予了支持,两国已有了很好的关系。南非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愿意全面发展与中国的双边关系。过去的种族隔离政府与台湾有关系,这是现在民族团结政府所面临的问题。相信不用很长时间,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但需要有耐心。
  
  台湾与南非的关系
  
  1948年,南非国民党执政后,变本加厉地推行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南非种族隔离政权的暴政遭到了国际社会的严厉谴责和抵制。
  1962年,恰恰在南非处境十分困难的时刻,台湾乘隙而入,同南非建立了“领事关系”。1976年,又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以后10余年间,移居南非投资办厂的台商高达1000余人,合资公司、企业、银行等约有300多家,台商还购买了大片的土地进行经营。这是台当局维系与南非关系的重要经济基础。在国际社会制裁南非期间,台与南非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签署了数十项“政府间”协定,双边贸易额每年约15亿—19亿美元,南非顺差5亿美元,得到了不少实惠。台在南非纺织及鞋业、塑料制品、箱包、金属加工等工商和服务业投资15亿—16亿美元,雇用员工4万余人,其中黑人占85.8%。
  曼德拉执政后,台承诺捐赠4000万美元给为安置前“非国大”武装人员而建立的职业培训中心,全力支持南非新政府的“重建和发展计划”,先后向其电力、电信、交通部门及小农计划提供了四笔优惠贷款。
  台湾当局对南非欲与我们建交感到极为紧张,加紧在南非活动。1996年,李登辉向南非做出了每年援助5亿美元的姿态。这年的8月下旬至9月初,台湾当局还派“行政院副院长”徐立德率团,考察南非的经济、贸易情况,与南非签署了多项合作协定和备忘录。徐立德还随口允诺,台湾将提供50亿美元资金,帮助南非建一座石化工业园区。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徐立德随口的允诺,反倒引起南非企业界和政界人士的怀疑,50亿美元毕竟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数目啊。
   
  正面突破

  从20世纪50年代起,南非的黑人、有色人和亚洲人掀起了大规模反对种族隔离的群众运动。我国一贯坚定支持南非人民反对种族主义的正义斗争,把南非人民反对种族隔离的斗争视为非洲大陆争取民族独立和政治解放事业的组成部分,同“非洲人国民大会”、“阿扎尼亚泛非主义者大会”等南非民族解放组织,建立和保持了友好关系。在那种情况下,中国自然不可能和南非建立外交关系。
  南非新政府成立后,曼德拉执政,中国和南非的关系理应有一个突破。
  1996年3月下旬,恩佐外长应邀正式访华,这是曼德拉执政以来首次派内阁部长来华与我们讨论双边关系问题。
  恩佐向江泽民主席转交了曼德拉的信。曼德拉在信中说:“民主南非从前政权继承了一种状况,即与台湾有外交关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仅有非官方关系。我们希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我们同意您的观点,两国建交需要妥善解决台湾问题。我们认为台湾的地位本质上属于中国的内部事务,如果你们要求的话,我们愿意以任何方式,帮助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台湾之间的问题。”
  我同恩佐也举行了长时间的会谈。他坦诚相告,南非新政府继承了前政权遗留下来的困难局面。为了实施经济重建与发展计划,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失业难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台湾承诺为其“重建与发展计划”搞一些项目,如建立职业培训中心,更新武器装备,等等。台湾的援助估计达3亿美元。这是南非现在所急需的。接着,他话锋一转,又说,南非同中国没有建交是极不正常的,希望中方提出明智的建议,使南非能够走出在解决两国关系中进退维谷的困境,并说,代表团访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听取中国方面帮助摆脱困境的建议。
  我回顾了中国和南非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及两国近年来关系发展情况。我说,两国互设研究中心,是我与南非前政权的博塔外长所确定的。那时的南非在发展两国关系方面还做了点事,以“非国大”为主体的南非民族团结政府应比前政权做得更多一些。中方深信,中国和南非作为在各自地区有影响的大国,在政治、经济和国际事务中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早日实现建交,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针对南非担心与中国建交后经济受损的心理,我明确告诉他,中方不反对南非与中国建交后同台湾保持经贸关系,相反,我们愿意看到台湾与南非经贸关系继续发展,但是,这种关系必须是民间性质的。我知道,南非与香港的经贸关系非常密切,香港是南非第二大亚洲投资者,南非至香港的航线是南非至远东最重要的航线之一,对南非有着重大意义。于是,我又向他指出,香港将于1997年7月回归中国,而香港和南非之间有着广泛的经济交往。我们希望两国关系取得实质性进展,以有助于维护南非同香港相互间的经济利益。
   
  曼德拉痛下决心

  1996年4月底至5月初,联合国第九届贸易和发展大会在南非举行,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南非领导人再次接触的机会。中央决定由吴仪部长任中国政府经贸代表团团长,让她再次与曼德拉总统、恩佐外长商谈。
  在与曼德拉会见时,吴仪部长转交了江泽民主席给曼德拉的复信。在信中,江主席重申了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关于两国建交问题的原则立场,表示中国人民有能力自主实现祖国的统一。吴仪部长还从经贸角度说明了建交有益于两国的经济发展。
曼德拉总统表示,“非国大”绝大多数执委都支持现在就与中国建交。他们都清楚,如果南非不同台湾断绝“外交关系”,中国是不会同南非建交的。但他又说,对这个问题应该慎重,希望能谨慎处理。南非将派代表团到北京和台北讨论此事。南非热切希望尽早同中国建交,但也要向台湾说明。
  那年11月26日,曼德拉主动邀请我国驻南非研究中心主任顾欣尔共进午餐。落座后,曼德拉就说,他已做出了南非不晚于1997年底同台湾“断交”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决定,并说,当天上午已将这个决定通知了台湾驻南非“大使”陆以正。
  第二天下午,曼德拉总统、恩佐外长和帕哈德副外长召开记者招待会,正式宣布了这一决定,并希望于1997年1月开始与中方进行建交谈判。
  11月28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欢迎南非总统曼德拉有关中国与南非关系正常化的积极表示,指出中国与南非分别是亚洲和非洲的重要国家,两国根据国际惯例早日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将为两国在多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开辟广阔前景,也有利于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合作。
  台湾当局对南非新政府的决定虽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感到极大震惊。台湾“外长”章孝严急忙赶赴约翰内斯堡,试图挽回局面,要求南非方面重新考虑其决定,或将断交时间推迟三年,还表示,不然,台湾方面将做出强烈反应。
  12月5日,曼德拉给江主席写信。他在信中明确提出,南非将于1997年12月31日结束对台湾的“外交承认”,现在正是南非遵循国际惯例,实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正常化平稳过渡的合适时机。他也谈到,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无疑将使南非付出重大代价,然而,南非相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的迅速扩大,将会使可能出现的损失得到弥补。
  从上述信中可以看出,南非做出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决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们抓住时机,积极响应。
  江主席给曼德拉总统复了一封长信,对他的决定表示赞赏,希望即将开始的建交谈判能取得积极成果。他在信中说,值此世纪之交,世界各国的政治家都在筹划各自国家的未来发展战略。他愿与曼德拉总统共同探讨如何将一个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中南非关系带入21世纪。最后,他邀请曼德拉总统在方便的时候,再次访华。
  1997年1月下旬,外交部部长助理吉佩定赴南非进行“工作访问”,与帕哈德副外长就两国建交问题举行了首轮谈判,递交了中方准备的建交公报和备忘录。吉佩定分别会见了曼德拉总统和恩佐外长,向他们转交了江泽民主席和我的信。他还会见了南非议长、各党派的领导人,介绍中方的立场和原则。南非方面再次确认不晚于1998年1月1日与中国建交,基本上接受了中方在文件中所提出的立场。
  这第一次的正式外交谈判,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我在致恩佐的信中,积极评价了新南非诞生以来,在非洲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愿在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加强与南非的磋商和合作。我告诉他,1997年将是中国、南非关系发展十分重要的关键一年。为了顺利完成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历史使命,我欢迎他在1997年适当的时候访华。
  与南非举行的第二轮建交谈判,比预定时间稍晚了一些。6月8日,帕哈德副外长抵京,进行工作访问。这次工作访问一共进行了四天。最后,双方就建交公报和内部谅解备忘录达成了一致,并草签了文件。
  南非在文件中确认,不晚于1997年12月31日与中国建交,同时,明确承诺与台湾“断交”、“废约”、“撤馆”,今后不再与台湾保持“任何形式的官方关系”。我方对南非在香港的利益也做了临时性的安排,即1997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南非驻香港总领馆暂时保留;南非——香港间现有民航安排及互免签证待遇暂时不变。中方还同意南非航空公司至日本航线班机飞越我国领空。南非方面对中方的有关安排感到非常满意。
  同年9月,我赴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在联合国总部会见了同时出席联大的恩佐外长。那时,两国建交的根本问题已经解决,会晤的气氛因此是轻松和愉快的。我们就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具体安排、双边关系中的交流合作,甚至未来南非驻华使馆馆舍等具体问题交换了意见。
   
  实现建交

  1997年12月28日,我应恩佐的邀请,正式开始访问南非。30日,我与恩佐签署了两国建交的联合公报和谅解备忘录。据此,从1998年1月1日起,中国和南非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998年元旦,是中国、南非建交之日,中国驻南非共和国大使馆在那天举行了开馆仪式。出席开馆仪式的,有恩佐外长、南非各界知名人士、当地华人和华侨代表,以及中国使馆全体馆员等,一共300多人。许多人放弃了新年的第一个节日,来此参加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活动。
  上午9时,我宣布大使馆正式开馆,随后致贺词,并揭开了崭新的馆牌。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使馆大院。人们相互祝贺,全场一片欢腾。
  中国、南非建交,在南非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非国大”率先发表声明,高度评价了曼德拉宣布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同台湾“断交”的决定;南非白人政党民主党也认为,从国际政治现实和南非长远经济利益出发,南非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是不可避免的;南非著名大报《星报》发表了题为《终于有了一个中国政策》的评论,指出中国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和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政治影响,早已让世界承认了中国,南非除了跟随世界潮流之外,别无选择。
  国际社会也广泛给予了好评,许多非洲国家赞扬,这是中国外交的一大胜利。此事不仅是中、南非关系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国与非洲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南非与中国建交,在政治上获得一个全新的强大盟友,同时也获得了不可忽视的经济伙伴。一些媒体指出,中、南非建交使台湾当局失去了最大的一个“建交国”和在非洲的重要外交支柱,台“务实外交”因此受到了又一次的沉重打击。(钱其琛)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